閱讀歷史 |

第一百八十一章 胸中自有百萬兵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裕越說越有信心,語速也開始逐漸地加快:“苻堅得人心是因為他施仁政,但如果想滅我大晉,必將徵兵抽稅,這些就是暴政,到時候民眾就會苦之。”

“要是這時候我們再能痛擊秦軍主力,那被征服的鮮卑,羯,羌,匈奴這些民族,一定會起兵作亂,北方將會陷入戰爭與分裂,這個時候我軍再大舉出兵北伐,那真的是一戰可定天下了!”

謝玄的眉頭漸漸地舒展了開來,而帳內眾將也都竊竊私語,多數人都在暗暗地點頭,可見劉裕的這番分析,深合他們的心思,這個只有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見識卻壓倒了一眾宿將,實在是讓人吃驚的事情。

劉牢之的臉色仍然凝重,他看著劉裕,沉聲道:“兵法上只有示弱誘敵的,但你這是示強,你能想到的事情,苻堅也能想到,他這麼多年都是輕徭薄賦,怎麼會在大敗之餘,就徵發大軍呢?萬一你的這個辦法沒有奏效,到時候秦軍深入我軍內地,那兩淮之間,江北六郡,只怕都要陷入兵災,這個責任,並不是你一個小小的幢主能負的。”

劉裕朗聲道:“是的,這個責任很重大,但今天既然是軍議,我這個小小幢主,也能說出自己的觀點,至於採不採納,那是將帥們的事了。劉將軍,您剛才也說過,如果要打的話,引誘到淮南水網縱橫的地區打,更合適一些,為什麼不同意卑職剛才的打法呢?”

劉牢之面無表情,平靜地說道:“劉裕,我並非對你有什麼個人看法,只是茲事體大,我的那個誘敵之計,只是引誘這八萬秦軍到淮南,以我大晉的實力,無論是擊退還是吃掉這股秦軍,並不是太難的事。戰事不會拖得太久,兩淮的百姓也不會受太多的苦。”

“但你的這個打法,卻是要把秦國的傾國之兵引到兩淮之地,到時候百萬秦軍壓過來,我軍也得起大軍相抗,兩邊加起來一百多萬的大軍,豈是小小的江北六郡可以負擔得了?此戰無論勝負,只怕兩淮百姓,都是十不存一,多年間都無法恢復元氣了。”

說到這裡,劉牢之頓了頓,轉向了謝玄:“就算我們可以打敗秦軍,按劉裕剛才的說法,鮮卑人和羌人,匈奴人會在北方趁勢而起,我們大晉卻因為兩淮殘破,無法作為前進的基地,到時候只能看著北方的諸胡並起,卻無力收復兩京,等於是我們殘破了自己的兩淮地區,還要冒著滅國的風險,卻是便宜了北方的胡人,這個風險和收益太不成正比,還請玄帥三思。”

謝玄的眉頭漸漸地又皺了起來,確實,他一開始心裡是傾向劉裕的,但是劉牢之這樣一分析,也是很有道理,一時之間,他無法決定取捨,轉頭看向了劉穆之,沉聲道:“劉文書,你聽了他們二位的發言,有何想法呢?”

劉穆之不慌不忙地說道:“我跟劉裕是自幼的好友,這些兵法戰策,早就是我們多次推演的了,但我又是被劉將軍帶來的,他的計劃,也是有我的參與,劉裕所言,其實就是一場豪賭,賭我軍可以用最小的代價,一戰擊潰秦國主力,然後趁勢北伐。如此,非但可以保我大晉,也可以收復北方的失地。不然的話,要恢復河山,還不知道要等到何年月了。”

“但劉將軍的擔心,也有道理,兩淮之地,本是我大晉與秦國之間的緩衝地區,這裡也聚焦了很多南下的北方流民,象這次我北府兵初建,就多是招募兩淮之間的流民帥,組成的軍隊,如果這裡打爛了,實在是太可惜。”

說到這裡,劉穆之的眼中冷芒一閃:“所以,我們應該在此地與秦國決戰,而且是越快越好。只有讓苻堅一下子看到勝利的希望,壓上所有的主力,然後我們一舉破之,才能最大程度地減輕兩淮的戰爭損失,也能讓北方的各族胡人,看到秦國崩潰的希望,迅速地作亂。他們亂得越快,越大,我們這裡的損失就越小。”

劉牢之冷冷地說道:“劉文書,你是不是太過自信了一點,秦軍如果有百萬之眾,豈是三言兩語就能消滅的?光是這面前的八萬秦軍,我們都無法在淮北吃掉,還得誘入淮南,如果秦國大軍來了,我軍萬一戰事不利,那秦軍就能飲馬長江,我大晉可是有滅國之禍啊。”

劉穆之笑著點了點頭:“確實如此,所以我們必須犧牲掉一些地方,把秦軍的戰線拉長,不能讓他們的大軍,全部集中於江淮地區。”

謝玄的心中一動,沉聲道:“你這話的意思是?”

劉穆之的眼中突然閃過一絲冷厲的光芒:“不錯,襄陽必須放棄,彭城也要放棄,我軍只有示弱於敵,讓秦國能看到象當年西朝滅東吳時的那種態度,才能讓他們在幾千裡的長江上全面進攻,如此一來,兵力就會分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