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斬木為兵,帆布造甲 (第1/2頁)

加入書籤

除了早就知道所有內情的楊玄感,笑而不語外,其他所有的人,都是神色一變,元務本的眉頭一皺,對李密說道:“願聞蒲山郡公指教。”

李密淡然說道:“當年陳勝吳廣起事之時,也是斬木為兵,編草為盾,即使是這樣,也戰勝了軍力強大的秦軍,現在的情況,並沒有什麼區別,來護兒受國大恩,卻不思報效,而要反叛,他的手下,並非是其親信,也是想要為國效力,出征高句麗的江南百姓,並不會跟著他鐵心造反,論軍心士氣,我軍不會輸給叛軍的。所以裝備不是問題,兵員不是距離,唯一需要的,就是抓緊時間,先招到軍士。”

李密說到這裡,頓了頓,微微一笑:“在城西有一大片柳樹林,剛才遊元還說我來這裡之後,成天到處觀察地形局勢,說我圖謀不軌,哼,他怎麼會知道,我真正關心的,乃是周圍的山川河流,地勢山谷,考慮的是如何才能防守住這塊後勤重鎮,以報君恩呢。”

唐禕的眼淚都快流下來了,不自覺地擦了擦眼睛:“蒲山郡公一片忠心之心,讓人感動啊。”

李密笑著擺了擺手:“這個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思其君,我李家世受國恩,本該如此。好了,閒話少說,這片柳林之中,有大片柳樹,現在正是六月,這些柳樹都長出了長長的柳條,我親眼看過,韌性極好,可以用之編為柳條盾牌,足可防箭。”

“而這柳樹,則可砍伐,斬木為兵,削成長矛,有盾有矛,我軍至少不是赤手空拳,完全可以上戰場了。”

元務本的眉頭舒緩了一些。又蹙了起來:“可是,他們全無護具啊,盾牌也許可以防箭,但要是來護兒的騎兵直接衝陣。我軍沒有甲冑護體,陣線無法維持的呀。”

李密笑道:“這一點也不用擔心,從江南過來的船隻,都掛有粗布風帆,只要把這些帆布取下。量體裁衣,每一丈帆布可以剪三個洞,把頭和兩臂伸出來,即可以作為基本的布甲了,實在不行,就穿上兩件,百步距離內,也足可防射啦。”

這些官員一片交頭結耳,稱讚不已,就連元務本也不停地點著頭。眉頭完全舒展了開來:“蒲山郡公高見,在下佩服,現在下官沒有什麼好問的了。一切惟楊尚書與蒲山郡公是瞻。”

李密今天早早地和元務本作了通謀,就是主僕二人一問一答,把這些事情給說出來,讓人在明白了自己的高人之處的同時,也知道了具體的做法,他的臉上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一瞬即沒,清了清嗓子。說道:“那麼,事不宜遲,咱們這就分頭行事,來安排起兵的事宜吧。”他回頭對著楊玄感一拱手。“楊尚書,還請你具體下令。”

楊玄感很滿意地點了點頭,心中暗道自己的這個兄弟果然厲害,三言兩語間就讓這些剛才還首鼠兩端,信心不足的傢伙們打消了顧慮,他說道:“現在我們要兵分幾路。首先,事急從權,本官現在要任命蒲山郡公李密,為征討軍的中兵參軍,計劃軍事,這點大家沒有意見吧。”

眾人剛才都見識了李密的才能,紛紛點頭同意。楊玄感面不改色,繼續說道:“唐主薄,麻煩你和元縣尉一起,在城內宣佈來護兒謀反之事,然後讓全城男丁都應徵從軍,還有,今天經過黎陽的船伕與民夫,也以每人一千錢的重金徵集入伍,錢財可以現發。”

唐禕的臉上肥肉跳了跳:“這,這每人一千錢,若是招個幾千上萬人,不得幾千萬錢啊,只怕,只怕庫房中沒這麼多吧。”

楊玄感哈哈一笑:“雖然糧草軍械不經過黎陽,但前方大軍的軍餉,可是按月在這裡儲存的,眼現不要說幾千萬錢,就是幾十萬萬錢都有啊,這點沒有關係,若是招不來人,還可以再加一倍,二千錢一個人,我想重賞之下,又是為國赴難,大家一定會爭相投靠的。”

唐禕面露喜色:“好的,我這就去。”李密向著元務本使了個眼色,他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跟著唐禕,帶了五十名軍士,匆匆出門而去。

楊玄感繼續對著王仲伯說道:“王將軍,還請你帶著你所部的將士,去城西李參軍所說的那片柳林之中,砍下藤條,再砍伐一千株大柳樹,回到城中,那些船伕民工中有不少工匠,我們要趕製五千面柳盾和八千枝長矛。”

王仲伯沉聲喝道:“得令!”他瀟灑地一轉身,全身的甲片葉子撞得直響,很快就連同腳步聲,一起消失不見。

楊玄感轉向了趙懷義和其他的官員,說道:“趙郡治,接下來請你和各位同僚,在這裡清點庫倉,整理軍械糧草,還有,馬上寫出文書,以我禮部尚書,黎陽留守楊玄感的名義,移文四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