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七十七 吼破這天地! (第1/2頁)

加入書籤

時於黃昏,天邊暮雲疊嶂,飛鳥劃過夕陽,劃過裊裊炊煙,劃過鐵馬冰河。烏努烏骨烏合三親王率數十萬西涼大軍殺至虻山之時,已距涼州城陷落之時足足過了七日。已是十一月上旬,一日冷過一日,蟒江冰面厚已盈尺,凍得是結結實實。其間一個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冰窟窿,為隆景人馬穿鑿取水所用,隆景軍就在這裡。

就在蟒江對面,等了足足四天。

這分明又一是個陰謀,一個陷阱一個圈套,蟒江之北三親王駐馬而觀,一般心下萬分警醒。觀其地勢,前有群山,虻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千百座山,盡多亂石荒山,遙看不過一群牛虻棲落,近觀大者不過千人合圍,高者不過百十丈許,可說平平無奇。只有蟒江兩畔峭壁拱立,石崖危聳翻飛如蝶,而江水貫穿而入,曲折之處勢若蜂腰——

若穿蝶谷而過,過了蜂峽一線,東行百餘里就是甘州城。

然而谷不可入,然而峽不可穿,這一點不用活佛來說,烏努烏骨烏哈意見一致。毫無疑問,隆景軍同樣個個精明過人,若此時數十萬西涼人馬沿著蟒江於冰面之上進蝶谷穿過一線蜂峽,而峽谷對面的隆景軍只要佈下數萬人馬列陣圍殺,足以勝之。但奇怪的是,隆景軍不在峽谷的對面伏擊,而是在蟒江對面安營紮寨,生火埋鍋敲鏟子,嘻哈歌舞昇平狀——

三人自是好奇,卻也見怪不怪。

你自以逸待勞,我自按兵不動。一切自有分曉,只待活佛來時。

活佛說了,山不可入,水不可渡。

那麼就是一條路。就是取道西北方向,繞過數十里的山脈,進攻甘州城。蜂峽也好天塹也罷,明槍也好暗箭也罷。完全不用理會,繞過去就是了,行軍打仗如同做人一樣要懂得變通,一味蠻幹只會自取滅亡。三位親王都是聰明人,與一個傻子鬥智並不能夠彰顯出一個人的聰明之處,好在隆景將士也是有夠聰明,這仗自是還有得打——

蟒江之北,西涼軍安營紮寨,生火做飯。各自忙亂也是有條不紊。

水不可渡。是有機關。

冰河之南。隆景軍吃吃喝喝,說說笑笑,敵眾我寡竟也輕鬆自得。

山不可入。徒勞往返。

事實上無論隆景軍是否在蟒江南畔駐紮,西涼軍都不會穿過這一條蜂峽。是會取道西北而非東北方向繞過群山進攻甘州,因之行程最短,不必捨近求遠。而無論西涼軍是否會在冰河之北暫作休憩,隆景軍都會等候在這裡,一條蟒江數十丈寬的江面更勝過涼州城堅固的城牆,冰面之下是有千顆水雷密佈,冰河之底是有萬桶石漆深埋,西涼軍渡河之時便是葬身於水火之時,此時雙方是人人心知——

只一句話,一個陰謀變成一個陽謀,真相大白於天下,陀迦落還沒有來。

這完全就是神的干預,活佛已經改變了戰局。

是夜,雙方相安無事。

次日,雙方相安無事。

一連三日,雙方相安無事。

卻也不是僵持,更似大有默契,早上共同鑿冰取水晚上各辦篝火晚會,跳舞的跳舞唱歌的唱歌,雙方隔河相望,一般各得其樂。似乎就是乾耗,比的就是能活,不但活著而且得活得滋潤活得快活,見了面是笑著揮手打招呼,再說一句遠親不如近鄰來著。這不奇怪,雙方等的都是活佛,等著活佛帶著他的禽獸大軍等著那餘下的八門火炮——

火炮太重了,活佛走得慢。

就在第四天晚上,隆景軍終於啟用了伏兵,發動了一次奇襲。

是在蟒江對面,西涼軍的後方,數千弓駑手翻山越嶺而至突施火箭,取的是糧草營帳。萬千火蛇肆虐,寒風助其聲勢,待得西涼人馬反應過來火起燃起,而隆景將士早已作鳥獸散,也如牛虻般一鬨而散遁入群山。一時馬嘶人叫,好不一番折騰,待得撲滅了火,營帳焚燬數萬,糧草折了近半。當然這是戰場,平靜的場面遲早會被打破,有些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損失的程度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以內,西涼大軍的多半糧草本就是由活佛以及它的禽獸大軍守護——

所以第五天早上,陀迦落來時,西涼軍中很多人都哭了。

陀迦落活佛也遭到了襲擊,儘管有鷹鷲示警猛獸護衛同樣是損失慘重,糧草折了少半,八門火炮盡毀。果然陰險,陰險毒辣,這分明就是要教人活活凍死活活餓死,日防夜防卻也防不勝防。當然一切盡在掌握,既是活佛自有分說,活佛讓摩羅告訴大家,沒了糧草,還有肉吃。活佛一句話,三軍盡開顏,可不是麼,牛啊羊啊送到哪裡去——

鍋裡去,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