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十三章 二品大儒,鐵棒何用? (第1/4頁)

加入書籤

許子聖見此,若有所思,升起了一道明悟,伸起了右手,放在了白鹿之前,白鹿張口,五彩雲芝落入許子聖的掌心,瞬間消失不見。

許子聖只感到一股龐大的氣運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心中一動,無數文章道義浮現周圍虛空,朗朗讀書聲響徹雲鹿書院,讓人不由傾聽,陷入了頓悟之中,浩然正氣升騰而起,直衝雲霄,剛正宏大,不可阻擋。

“天地載道,道存則萬物生,道失則萬物滅。”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一道道的聖賢之音響起,迴盪在雲鹿書院之中,所有人好像都在聆聽聖人教誨,沉浸其中,只有許子聖周身浩然之氣大作,氣運翻滾,心神融入了虛空天地之中,萬千大道浮現心頭,心中感悟化為了力量,規則,充斥在天地之間,那一道道的聖賢之音,就是他感悟的萬千之一,引起的天地異象,只有他知道自己在悄然間突破了一個天地限制,踏入了新的儒道境界,此時可以稱得上是大儒之名,甚至距離亞聖也不遠了,只要將自己所思所悟記載成文,形成體系理論,就可成就聖人果位,再創新的學說體系,即使壓過理學也不在話下。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白鹿仰頭長鳴,踏動四蹄,飛入虛空,在那氣運之海中遨遊,臉上帶著歡快,似乎在慶祝天地間再次出現了一位大儒,甚至即將踏入亞聖,儒道將要再次大興,普天同慶,萬民同賀。

隨著氣運隱沒,白鹿消失,天地間那宏大莊嚴的聖賢之音也消失了,眾人這才回過神來,一臉震驚的看向了那白衣儒衫,超然脫俗的許子聖,周身散發著浩然正氣,宏大威嚴,神聖偉岸,讓人不由自主的低下頭來,似乎心中充滿了敬畏,猶如看到夫子聖人一般。

趙守院長境界最高,已經踏入了三品立命之境,見到許子聖如此狀態,驚異不已,眼眸睜大,瑩光閃耀,有些不敢確定的說道。

“天生異象,三品立命之境?”

趙守也有些不敢確定,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三品立命之境,天生異象好像沒有這麼浩大威嚴,但是儒林已經二百年沒有誕生真正的二品大儒了,他也不相信許子聖如此年輕,就可以踏入二品大儒之境,哪怕只是踏入三品已經讓他感到無比震驚了。

許子聖沒有回答,只是嘴角微微翹起,露出幾分謙遜而又低調的笑意,讓人充滿了遐想,驚歎不已。

“這怎麼可能,如此年輕就踏入三品立命之境!”

張慎眼眸微微眯起,眼眸深處閃爍著精光,似乎有千軍萬馬奔騰,化為一座沙場,殺伐之聲隱隱蕩起,讓人感到畏懼。

“他之前果然已經不弱於我等,早就踏入了四品君子之境,只差一線就可立命!”

陳泰此時威嚴外露,周身氣勢如虹,如同朝堂首輔,指點江山,調理陰陽,造化乾坤,周身隱隱有浩然之氣外溢,不可思議的看向了許子聖。

“他如今題字破封,得了我們雲鹿書院氣運反饋,再次踏出了關鍵的一步,進入了三品立命之境,不弱於院長,真是讓人感到豔羨!”

李慕白之前性格不是如此嬉笑怒罵,沒個正形的樣子,只是因為他半步踏入了立命之境,所以才會性格有所變化,整日其他兩位大儒吵鬧不休。如今見到一位小輩先自己一步踏入了立命之境,心中情緒難以形容。他周身隱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