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十二章 題字破封,白鹿獻芝 (第1/4頁)

加入書籤

“哦,國子監的亞聖!對了,我一直都不太清楚國子監與雲鹿書院之間的恩怨詳情。”

許子聖興趣十足,臉上掛著吃瓜的二字,絲毫不在意雲鹿書院眾人的臉色變化,直接問道。

趙守看了一眼長公主,見她神色如常,並不阻止,這才嘆道。

“此事要從兩百年前,那一場爭國本事件說起。”

太子者,國之根本!爭國本就是爭太子之位!

“當時是仁宗在位,太子之位空懸十餘年,兩位皇子是當時有力的競爭者。一位是嫡長子,一位是貴人所生的庶出皇子。那位貴人甚是嫵媚嬌豔,深得仁宗寵愛。”

“仁宗打算立庶出的皇子為太子,在當時,遭遇了滿朝文武的反對。仁宗多次下旨,但都被內閣封駁回去,而當時帶領滿朝文武的,是雲鹿書院的讀書人。”

“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自古以來的規矩,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違背。”

禮制是讀書人的屠龍術,自然拼命堅持,想要以此來限制皇權,爭取更多的政治地位和權利。

“這場國本之爭,雙方都不願服輸,雙方拉鋸了整整六年,期間,內閣首輔換了四人,朝堂上官員走了一批又一批。從京城到地方,涉及到的官員多達兩百餘名。”

“直到這時候,一位雲鹿書院的讀書人接替了內閣首輔的位置,他沒有繼續堅持前輩們的理念,毅然投入到了仁宗麾下,頂著謾罵,為仁宗解決了此事。鬧的沸沸揚揚的國本之爭終於結束。”

“雲鹿書院因為這件事,被仁宗厭惡,他意識到,雲鹿書院的存在不利於皇權的統治。而這時,程晦提出組建國子監,由朝廷自己培養人才。”

“而儒家的衰弱,也至此開始。”

這就是雲鹿書院和國子監關於儒家正統之爭的由來。

國子監是國立大學,雲鹿書院是私立,私立怎麼可能幹的過國立,許子聖聞言,恍然大悟。

這部分事情的真相早就被掩埋了,即使許子聖也不曾從書籍上看到記載,只有皇室,國子監,雲鹿書院才瞭解其中的真相。

長公主星眸微動,瀲灩澄淨,轉頭看向了許子聖,似乎想要考校一下許子聖這位才名遠播的狀元郎,帶著幾分不經意的問道。

“許大人,聽到這件事的真相,你是如何看的?”

許子聖目光在這位清冷豔麗的長公主的容顏上一掃而過,我能怎麼看,站在一旁看唄!

當然,許子聖知道這位長公主的意思,這是想要知道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笑了笑,說道。

“此事表面是爭國本,實際上是權力之爭!”

“讀書人想施展抱負,必須手握大權,而一個國家的權力體量是固定的。當你手握更大權力時,便有其他人失去權力。黨爭的最高境界,是架空皇帝,成為無冕之皇。”

長公主本是隨意而為,聽到這裡,臉色微變,趙院長等人也是神色凝重,沒想到許子聖如此敢說,比許新年還要耿直,這些長得好看的人,怎麼就偏偏長了一張嘴?

許子聖停頓了一下,瞥了一眼眾人的反應,說道。

“怎麼,我說的不對?!”

長公主等人聞言嘴角微微一抽,你說的很對,但是不該說出來,不過既然已經說了,就只能聽下去了。

“你繼續說。”

“儒家的屠龍術再怎樣厲害,終究還是皇權更強一些。學成文武藝,售於帝王家。這句話便道盡了一切。自古以來,不管是貪還是賢,只要是個權臣,就沒有好下場。”

當然,權臣如果是個梟雄,手中握著槍桿子,那結果就不一樣了,倒黴的就是帝王了,落地鳳凰不如雞,那下場讓人不敢想象。

許子聖微微搖頭,最後這句話,他不會說出口的,畢竟他也是吃飯的,如今還在大奉朝堂上混飯吃,自然要有所收斂,感嘆道。

“朝堂如戰場,黨爭一時爽,全家火葬場。”

許子聖熟讀史書,見慣了王朝興衰,深知歷史發展,明明說的話極為粗鄙,但是卻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歲月亙古,千年變遷的氣息,眾人頓時一片沉默,久久不語。

“當然如果你修為足夠高,不論是成為超品儒聖,還是超品武神,都可以和皇權平起平坐,甚至改朝換代,都不在話下,還不隨便你想幹嘛就幹嘛!”

許子聖在心中喃喃道,他膽大包天,從未將皇權放在眼中,雖然不會造反作亂,但也休想讓他臣服皇權之下,任由皇帝掌控自己生死。

其實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