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58章 總導演的表演實力(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高俅此言一出,頓時全場譁然。

本來剛才的火力全部集中在林一飛那裡。

眾人以為這重要的犯人的口供也是直指林一飛,卻沒想到是秦檜。

一邊的呂頤浩和趙鼎對視一眼。

呂頤浩說道:“高太尉,這話可不能亂說,秦相公是當朝執政,是陛下新政的社稷之臣。”

看得出來,呂頤浩也不相信秦檜是私通金人。

呂頤浩雖然看秦檜不爽,兩人在政見上有諸多不合之處,但是呂頤浩對秦檜還是非常認可的。

秦檜在任,也有不少拿出來的政績。

雖然他的手段不光彩。

可是,這些玩政治的人都知道,誰的手段絕對光彩呢?

在古代,對上層人物道德似的幻想,是上層人物日積月累對底層民眾的意識灌輸。

這樣做是為了維持整體的穩定。

不過,上層圈子,也有上層圈子的底線。

他們的底線並不在於是否欺壓了民眾,只要做的不過火,官僚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那他們的底線是什麼呢?

一是不能幫底層來剝奪上層的資源,也就是所謂的改制。

像趙寧這種改制,也是在官僚中拉一派打一派,他絕對不會單純地依靠底層民眾去打壓官僚。

古代歷史早就證明了,底層民眾玩不過貴族和官僚,要不然底層民眾早就掌握了這天下。

想要改制,就必須聯合官僚中的銳意革新人士,再想辦法調動底層民眾的輿論力量,雙方加持,對抗頑固保守派。

所以趙寧的改制,沒有突破官僚底線,相反使許多不得知的精英有了上升渠道。

例如趙鼎、張浚,當年都是被排斥在宋徽宗權力核心之外的小官。

那第二條底線是什麼?

不能吃裡扒外。

也就是所謂的勾結外族敵人。

華夏的敵人目的很明確:攻佔中原,把上層那些人幹掉,然後坐享中原優渥的資源。

中層和底層官員都可以投降,無非是換一件官府,換一種髮型。

但皇帝、親王和宰相,怎麼投降呢?

投降有好下場嗎?

所以,權力核心層的人,是非常忌諱吃裡扒外的。

如果說秦檜真的勾結了金人,對於大宋中低層的官員來說,無所謂,最多是道義上譴責秦檜。

神仙打架,小妖看熱鬧就行。

但是對於像趙鼎和呂頤浩這種宰相級別的人物,那就是利益相關了。

面對呂頤浩的質問,高俅說道:“呂相公,天子尚在大殿,下官這話自然不會亂說。”

“你可以證據證明秦檜私通金人?”趙鼎站出來問道。

“這裡是李回提供的一份證據。”

高俅取出那封,呈遞上去,說道:“陛下,請過目。”

王懷吉拿過來,呈遞給趙寧。

趙寧看完後,讓人傳閱給趙鼎和呂頤浩。

兩人看完後,臉色也凝重起來。

趙鼎的臉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呂頤浩卻問高俅:“能否證明這封信是秦熺本人所寫?”

高俅說道:“秦熺曾經擔任吏部郎中。”

眾人的目光落到吏部尚書莫儔身上,莫儔說道:“可以派人去取一些官員秦熺曾經的文書檔案來對比手跡。”

趙鼎說道:“來人,去吏部取證。”

“是!”

隨即,趙鼎對趙官家說道:“陛下請稍等。”

趙寧卻一言不發,只是坐在上面微微蹙眉。

當事人秦檜站在那裡,也一言不發,甚至眉頭都沒有皺一下。

呂頤浩問道:“秦相公,你沒有什麼要說的?”

“我說了有用嗎?”秦檜微微一笑,“有人要挑撥我與陛下的關係,若是陛下與諸公相信小人,那縱然我巧舌如簧,亦不能辯駁半分,更何況,高太尉號稱有鐵證,既然有鐵證,我再多費口舌,有甚用?”

見秦檜如此淡定,原本驚恐的林一飛,也稍微感到心安下來。

大殿內再次陷入沉默。

包括軍政使張浚、軍政副使範致虛,以及禮部尚書李若水,吏部尚書莫儔等人都沉默。

趙構也站在那裡一聲不吭。

大殿內的氣氛十分怪異。

過了一會兒,打破沉默氣氛的還是林一飛,林一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