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57章 證實秦檜(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李擢看了看汪伯彥。

汪伯彥卻微微俯首低頭,專心地看著木地板,彷彿地板上長出了花兒來一樣。

李擢也不顯得慌亂。

雖然汪伯彥只給了他內幕,沒有給他實證。

不過諫官們倒是也不必得有實證,才開始噴人。

要不然怎麼說是諫官呢?

諫院的職能就是體察民情和對官員們提出建議,是屬於靠嘴巴吃飯的衙門。

注意,這裡是提出建議和評論。

但他們無權干預東府的行政。

噴和能否干預是兩碼事。

如果宰相因為被噴了,然後改變自己的決策,那是宰相的無能,是他自己的問題。

東府決策權還是在宰相手裡。

至於諫官,只有建議權,沒有實權。

沒有權力,當然也就沒有責任。

權力和責任從來都是相伴相隨,享受多大的權力,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

汪伯彥太清楚諫官們的威力了,所以他把那些內幕給李擢,其實就是藉著李擢的嘴巴,給朝堂扔個天雷。

然後自己再跳出來。

他自己跳出來,就已經表示跟秦檜劃清界限。

這樣既可以贏得蔡懋的好感,也能讓皇帝對他刮目相看,在這場政治風暴中撈到足夠的好處。

與此同時,和李擢這種諫院的人建立緊密的政治聯盟。

這對於汪伯彥來說是一舉多得的。

當然,這裡面最重要的是,汪伯彥斷定這一次趙官家要真的對秦檜動手了,不然他是不會得罪秦檜這種人的。

李擢的目光又落到林一飛身上,他說道:“重要的犯人,自然在他該在的地方。”

“也就是說,李諫官,沒有證據?”林一飛看著李擢,冷聲說道。

“我都說了,證據在他該在的地方。”

“就沒有這個證據,依我看就是你李擢,在某些人的挑唆下,故意誣陷朝廷命官,在天子面前信口雌黃!”

“在如此重大的事件上,隨意亂誣陷朝廷重臣,雖然諫院可以給百官提建議,但若是這個建議牽涉到國朝政局穩定,諫官也是要擔責的!”劉一止也立刻站出來,指著李擢罵道。

李擢被這麼一說,心裡頗有幾分害怕起來。

確實,這件事鬧得確實有點大。

牽涉到朝中重臣勾結金人,牽涉到天子親軍被截殺,自然牽涉到朝堂的政局穩定。

諫院平時能夠亂嚼舌頭不必不負責任,但那也是因為他們亂嚼舌頭一般不會引發嚴重的問題。

說到底,大宋朝設立諫院,就是在言論上噁心宰執們而已。

但若引起政局動盪,他們還是會害怕了。

這時,又站出來一個人。

眾人一怔,竟然是許久都不來上朝的康王。

康王身姿挺拔,氣色良好,他走到中間,對趙官家行了一個禮,然後轉身對眾人說道:“小王聽下來,這件事現在最重要的是,那個重要人犯,既然方才李諫官說那些賊寇在鄭州行兇是為了截殺那個重要人犯,說明皇城司班直是拿到了人犯的,至於是否被截殺,應該問高太尉了。”

眾人目光雖然都落到高太尉身上,但今日這事卻屬實看不懂了。

康王你現在出來是何意?

你今日這是要參與進這場權力風波中?

趙構雖然已經卸下實權職位,但他畢竟是康王,親王王爵,位列正一品,比宰相的級別還高。

再加上趙構之前參與了多項新政,權力雖然交出來了,可影響力卻還在。

他說話的分量是極重的。

高俅一直站在人群中不說話,直到現在注意力都落到他身上。

王宗濋立刻催促道:“高俅,你到底有沒有抓到人!抓到就快快交出來!這些人可是連太府寺的稅務渡口都敢攻擊!你若敢隱瞞,就是幫兇!”

高俅慢騰騰走出來,對趙官家行了個禮,然後看了看周圍,心裡罵道:康王和汪伯彥,這是要搭順風船啊!不!他們居然還搶佔了先機!狗日的!是誰透露給他們的!

“正如李擢所言,我這裡確實有一個重要的犯人。”高俅說道。

林一飛頓時面色鐵青。

韓肖胄立刻上前說道:“高太尉,快把人交出來,還天下一個真相大白。”

高俅說道:“諸位稍安勿躁,這個犯人叫李回,相信諸位都認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