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48章 兵臨渤泥(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囤積食物是宋人海航的必備條件之一,在理論和實踐應用上,宋人也做得非常好。

早在北宋初年,就有人曾對海洋有較深入研究,寫過《海潮論》,繪過《海潮圖》的燕肅創制過指南車,把指南針運用於陸上交通。

後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到幾種用磁針定方位的方法,如“縷懸法”、“水浮法”。

“水浮法”就是把磁化的鋼針穿在燈芯草中,浮於水面。

據說,最初傳入歐洲的指南針就是沈括的“水浮法”。

最直接記載指南針用於航海的宋代文獻是《萍洲可談》和《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萍洲可談》卷二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

它在這個時代,指引了宋人揚帆大海,徹底開啟了海上絲綢之路。

靖康十一年正月初十,宋軍先在占城的毗闍耶港休整。

毗闍耶是占城國南部的一個海港,占城國王出逃真臘,下落不明,占城國名存實亡。

在這種情況下,毗闍耶基本上成了沒有管的不良少年,甚至一群本地人興高采烈、蹦蹦跳跳地站出來成了一群海寇。

揚言要在占城國南部做大做強,創造輝煌。

他們乾的事情主要是攔截過往船隻,能搶就搶,搶完就跑。

以至於從占城到古暹國之間的海線,遭到了嚴重的損失。

無論是欽州還是廣州南下的商人都曾經在這裡被劫掠過。

從去年開始,李寶就在此用兵,以青銅火炮橫掃這一帶,海寇無不聞風喪膽。

又採用打擊和招安的手段,幾乎斷絕了這一帶海寇的威脅。

眼下宋軍在毗闍耶停靠一日,補充了大量的蔬菜、水果,還有不少果酒、淡水。

李堃跑去檢查,他說道:“黃果多補充一些。”

“總參軍放心,黃果已經全部補充完畢,足夠全軍吃上半年。”蒲羅新說道。

“好,準備出發吧。”

蒲羅新突然說道:“總參軍,我聽說這黃果還有一個名字,叫什麼檸檬?”

“確實有這樣一個名字,我聽錢相公說,還是趙官家取的,在海船上配置此物,也是趙官家的意思,自從了有了檸檬,海船船員生病機率大大降低。”

“陛下怎麼會知道此物對海員有好處?”蒲羅新疑惑道。

“咱們哪裡能猜度陛下的心,你剛來我大宋做官,別多想了。”

補充完,宋軍再次出發。

檸檬是古代遠洋航行必備之神器。

大航海時代,大量的歐洲人在漫長的海洋航行中經常得壞血病死掉,以至於大航海一度成為噩夢。

後來就是檸檬拯救了海上的歐洲人。

因為維生素。

此時的三佛齊並不知道,大宋的海軍已經來了。

正月二十八日,風和日麗渤泥港像往常一樣,聚集了不少商船。

其中可以看到三佛齊的船,船上有旗幟,旗幟上面寫的馬來語。

三佛齊是南海最強大的國家,它的控制範圍一度從古暹國到爪哇,也該函渤泥,幾乎籠罩了南海諸國三分之一的領地。

馬來語是諸國之間的官方語言。

不少南下的廣州人和福建人多多少少都會一些。

在渤泥港的海岸上,有許多車馬,上面裝載著琳琅滿目的商品。

有無數種數不過來的藥材,還有諸多香料。

李堃看了看桌上的時鐘,拍了拍它,說道:“怎麼停了?”

“總參軍,此物似乎壞了。”

“壞了?還有備用的嗎?”

“好像有。”指揮使王愙跑到甲板下面找了半天,拿了一個新的時鐘回來。

李堃嘆了口氣:“有這時鐘,確實方便了許多,知道現在的時間,根據時間來做安排。”

王愙指著前面,提醒道:“總參軍,前面的宋船停下了。”

“我看到了,靠過去。”

那是一艘福船,顧名思義就是福建造的船,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船。

宋軍的戰船有一部分是杭州造的,還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福建造的,結構層面與福船很像。

裡面的設計更是非常講究,甲板下面有許多房間,每一個房間有六張床。

還是上下鋪的。

這可不是趙寧整出來的,是正史中便如此規劃了。

當然,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