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57章 局中局中局(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完顏闍母說道:“張孝純,你這樣說,是故意激怒我,讓我帶兵去壽陽,然後宋軍主力來圍攻太原,是不是?”

張孝純說道:“下官不敢有這樣的想法,下官現在身為金國臣子,自然是效命於大金朝。”

完顏闍母冷聲說道:“你們這些宋人,滿肚子壞水!”

完顏胡甲說道:“都統,現在怎麼辦?”

完顏闍母說道:“張孝純,你先下去。”

“下官告退。”

張孝純離開了統軍司。

完顏闍母說道:“宋軍主力目標是太原城,既然他們佈下這個計謀,我們就將計就計!”

耶律津說道:“都統明知這是宋軍的計謀,何故要去壽陽?”

“老子跟隨太祖打仗十數年,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勇猛!”完顏闍母大笑道,“就讓宋軍主力來圍攻太原吧!既然他們認為老子不如完顏撒離喝,就讓他們來!到時候老子拿下壽陽,在太原城下親手砍了那個吳玠的狗頭,讓宋軍知道他們到底有多愚蠢。”

耶律津說道:“都統,不如派末將去壽陽,區區壽陽何勞都統親臨!”

“不!我要親自過去,這樣宋軍才認為他們的調虎離山之計成功了,張孝純才會跟宋軍通風報信!”

完顏胡甲說道:“既然都統知道張孝純給宋軍通風報信,為何不殺了他?”

“張孝純是二太子點名要留的人,沒有充足的證據,我不能動他!”完顏闍母說道。

完顏闍母最怕的人倒還不是金帝完顏吳乞買,而是完顏宗望。

完顏宗望是完顏闍母的侄子,但他對完顏闍母的碾壓,不是權力上的碾壓,是智力、格局上的全面碾壓。

不過,完顏闍母卻不是宗望派到太原的,而是完顏宗翰。

宗望太瞭解完顏闍母了,作為金國的改制派,宗望是不會派完顏闍母這種脾氣暴躁的人到太原壞事的。

然而,金國的權力鬥爭,宋夏之戰的縫隙給金國帶來的南下機會,卻讓宗翰派完顏闍母來了。

而且完顏杲的死,還讓完顏宗望倉促間回了上京。

如果說宋夏之戰影響金國朝堂,改變太原格局是事務的必然,那麼完顏杲之死導致宗望北上,則是事務發展的偶爾。

機會從來都是因果必然和事件偶然綜合所致。

通俗點來說就是:你既要有實力,也要有機遇。

張孝純回了知府衙門,到下午的時候,就收到了統軍司的軍糧需求。

他知道自己的計謀得逞了。

有些人啊,明明中了激將法,嘴上卻偏不承認。

真正高明的計謀,是以真亂真。

完顏闍母不會想到,其實整場局的核心是燒燬他集中起來的糧食。

只要太原府的糧食被燒了,就算完顏闍母野戰打敗了宋軍,也不可能在太原府繼續停留,因為太原府大部分糧食都被他搜刮集中在了一起。

到時候他挖地三尺,可能也很難快速搞到糧食。

至於他敢在全軍糧食短缺而引起軍心不穩的情況下貿然南下去搶糧食?

可能腦子正常一點的統帥都不會那麼幹。

楊政攻下壽陽後,在壽陽住下來,沒事就帶著人去壽陽那些有錢人家去徵調一點軍糧,日子過得還不錯。

十一月初七,完顏闍母親率一萬精銳,向壽陽撲去,在城內留下五千兵力。

他的目的其實不是壽陽,而是引宋軍主力到太原,再以這一萬精銳回援,與城內金軍夾擊宋軍,一舉擊潰宋軍。

十一月初十,隆德府的宋軍終於抵達了平遙,還有大量的糧草也抵達平遙。

這支宋軍的軍都指揮使是宗澤的兒子宗穎,他奉命前來,聽從吳玠指揮。

宗穎說道:“吳統制,奉大名府總制司調令,上黨調派四萬人馬前來,聽從指揮。”

“辛苦辛苦,宗指揮英明,我早有耳聞。”

宗穎不敢自傲,他知道對方如此客氣是看在他父親的面子上。

他說道:“吳統制有何安排,儘管調遣。”

“宗指揮吃午飯了嗎?”

“還沒有。”

吳玠一把搭住他的肩膀,說道:“一起吃午飯,吃完午飯我這裡有幾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任君挑選。”

宗穎愣了愣,以為自己聽錯了,他說道:“吳統制,這恐怕不太好吧?”

“誒,這麼客氣作甚,咱們這些大頭兵,上戰場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