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1章 大宋朝的火藥迭代?(第三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宗望繼續說道:“合不勒野心勃勃,我會奏明陛下,讓你帶兵西進,將功贖罪。”

兀朮說道:“我不會讓二哥失望的!”

宗望又嘆了一口氣,說道:“婁室病故了。”

“我也聽聞了。”

宗望忽然嚴肅地問道:“若是老一輩的開國將領先後凋零,而大金內部的制度尚未建立起來,會發生什麼?”

“會發生內亂,不用宋國出兵,我們自己就先亂了。”

“你明白就好了,強而不盛,只能逞一時之威,阿麻昔年率眾反抗前遼,絕不僅僅只是逞一時威風。”

兀朮若有所思,片刻又說道:“我聽聞上京派使臣入宋了?”

“已經回去了。”

“談得如何?”

“沒得談。”

兀朮說道:“宋帝不願意議和?”

“是不願意稱臣納貢。”

“那接下來怎麼辦?”

宗望飲了一口酒,笑道:“等上京的安排。”

兀朮沒有繼續在燕京停留,很快離去。

金國現在頭疼,其實趙寧更頭疼。

關於議和,看誰耐得住性子。

什麼稱臣納貢,談都別談。

西夏被趙寧派人懟了一遍,把壓力又往金國推。

總之,現在三國相互撕扯。

這就是新的平衡來臨之前,各方趁機要籌碼的好戲。

不過,如果完顏吳乞買知道趙寧的財政快要崩潰了,也許他就不會派人議和了。

還受那狗皇帝氣作甚!

立刻傾全國之力再次南下!

什麼?

趙寧的財政快崩潰了?

沒錯!

快崩潰了!

連宗室那裡抄出來的錢都要用完了。

各地的現錢收入,壓在各地的轉運司衙門,發俸祿。

甚至連俸祿都不太夠了,若不是前幾個月,砍了好幾批官員,抄了好幾批家,趙寧的口袋可能更緊迫。

而且,也好在王宗濋出去賣肥皂賺了一批。

要知道,大宋朝每年官吏俸祿就要發下去1650萬貫之多。

十二月二十八日,梅執禮上報了一份奏疏。

官員的俸祿是發下去了,各州府吏員的俸祿也都發了,軍餉也都給了。

最後,還給我們的趙官家剩了一筆錢。

一萬貫!

這特麼過年發個壓歲錢,趙官家都要躲在家裡一筆筆扣清楚了才敢給出去。

造成眼前這個局面的直接原因也很清楚:

一、官吏臃腫,俸祿開支過高。

若是都願意幹活,開高俸祿到好說,可眼下某些官員不但不幹活,還阻擾新政。

二、軍費開支高。

這倒情有可原,畢竟是打仗時期,北線還要不斷投入建設。

三、今年夏稅收入過低,各路以此為由,給朝廷施壓新政。

關於財政之事,趙寧也沒有馬上掀桌子,畢竟要過年了,大家過個體面年。

趙大爺也想過個安穩年。

轉眼已經是靖康四年,新年期間,官員放假,趙寧耳根子倒是清淨一些,淮西之事也暫時有所緩和。

趙寧推測,很快金國就會表態了。

他也給軍情司的馬擴寫了密信,讓他加緊滲透細作到金國,隨時打探金國情報。

正月初五,小雪。

趙寧的馬車在格物院前停下,下了車之後,陳規急忙走過來:“官家。”

“走,進去說。”

剛剛建立不久的格物院,被禁衛軍重重圍住,沒有皇帝的特許,是誰都不能進的。

格物院中,除了陳規這樣的技術人才,還從工部調來了一些年輕上進的官員,另外,從軍器監也調來了有多年經驗的工頭。

“官家,這邊請。”

趙寧跟著陳規走進了裡面。

裡面是一間很大、很空闊的屋子,屋子裡面擺了各式各樣的東西,看起來有些雜亂。

“陛下,按照你說的,臣命人提煉了多種硝石,已備於此。”

在前面的盒子裡,放著白色的粉末狀的物體。

那正是硝石粉,是製造火藥的重要材料。

一般被稱為火硝。

硝主要有幾種來源:

一、廁所附近會有硝土,但數量不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