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0章 想要重新談判的金國(第二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他不是受傷了嗎?”

“已經好了,年輕人傷筋動骨,好得快。”

胡銓是個有抱負、有理想、有衝勁的年輕人,讓他在新農政、新報社裡多加歷練,成長速度才夠快。

“哦,那便好。”

“他會協助你來處理這些事,朕也會充分相信你。”

趙官家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胡寅只好說道:“承蒙陛下器重,臣必不負重託。”

這裡面最最重要的其實是要建立一套資訊快速傳遞網路,東京城如何快速控制各地報紙刊登國家大事?

如何快速將朝廷的聲音傳達到各地基層?

在各路擴大新政,必須牢牢掌握輿論,擊穿地方官、鄉紳、地主的層層障礙,將真實的意圖傳達到基層。

如果辦不到,基層就極其容易被守舊勢力煽動起來。

說回到基層,又是必須與監鎮官制度相聯絡的。

只不過監鎮官制度才開始在京畿路推行,還沒有成熟,不可能立刻配合“報社”,往各路鋪開。

現在的各路新政都還在初步階段,也急不得。

但建立高效的訊息傳遞網路,其實還有一點極其重要。

什麼?

馬!

大宋是缺馬的,嚴重缺馬。

大宋朝自然有大宋朝的郵驛體系,而且遍佈各路。

趙匡胤開國以後,為了加強對地方控制,大力建設,達到空前,而且軍事色彩濃重。

例如歷史上趙構十二道金牌,如何發到岳飛那裡?

就是用的郵驛體系。

而且大宋朝的郵驛體系有三種:步遞、馬遞、急腳遞。

成熟、廣泛,不僅僅用於軍事,還有政治、商業。

但最短板的就是馬遞,缺馬,好馬多放在軍隊裡了,老弱病殘都扔到郵驛中。

當然,重振大宋的馬政,也在趙寧的規劃中了。

買馬是需要大量的錢的,前兩年的錢都用在打仗上,現在戰爭得到了緩和,之後的軍費肯定相比之前會節省一些下來。

而且隨著新政不斷退下去,反貪、肅查的執行,趙寧預估財政還會進一步提升起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是年底,新年即將到來,東京城張燈結綵,喜氣洋洋。

隨著糧價的下降,民生的壓力也逐漸緩和了許多。

趙寧也感覺前所未有的輕鬆,淮西的那些事,他先壓著,席貢、劉光世的處置,也先壓著。

他在等待一個時機。

什麼時間?

金國下一步的反應。

到底還打不打?

如果還打,有些事還得繼續往後壓。

例如處置席貢和劉光世,就還得往後壓,因為這牽涉到陝西各軍政派系。

劉光世的老爹劉延慶是西軍中的重要角色,本身就是將門。

席貢也有一大堆人想保,把責任往張浚身上推。

這個時候把席貢砍了,必然是影響各路人心的。

如果金國不打了,好了,可以關起門來砍人了。

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的前一天,上京。

錫林赫魯帶著一腔怒火和委屈,回到了上京,並且見到了完顏吳乞買,然後如實彙報了這次出使大宋的經過。

甚至添油加醋。

很快,這事勃極烈們都知道了。

完顏宗翰毫不客氣說道:“宋人根本沒有議和的想法,只有再次發兵,逼迫宋國皇帝,他才知道自己的處境!”

而完顏宗磐則是嘲諷的:“在派使者之前,我就說了,提的條件過於苛刻,我們多次兵敗,宋國皇帝為何要稱臣,他是皇帝,又不是傻子!”

並且完顏宗磐再次強調:“議和之事,是宗望提的,議和之後的對宋政策也是宗望提的,為何議和的條款,卻沒有讓宗望參與?”

這下說到眾人的心坎兒上了。

這次派使臣去,國書裡的許多內容,是繞開燕京的宗望的。

什麼稱臣、納貢,出使之前,上京制定的時候,嗨得一逼,甚至已經做夢夢到趙官家跪在使臣面前對大金國的議和國書感恩戴德了。

結果呢?

這已經不是打臉了,是把大金國的顏面摁在豬槽裡來回摩擦。

這讓大金國高層暴跳如雷,甚至讓完顏吳乞買暴跳如雷,在勃極烈議事上大發雷霆要再發兵三十萬南下!

可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