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8章 杯酒釋錢財(第一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燕王、越王、和義郡王、永寧郡王都跪下來了。

趙寧故作吃驚,連忙走過來,說道:“諸位你們這是何意?”

燕王趙俁瑟瑟發抖,說道:“官家,臣等有罪。”

“諸位何罪之有,快快請起。”

幾人不敢起來。

趙寧一把將燕王先攙扶起來:“朕聽聞燕王腿有疾,沒事吧,需不需要朕請御醫為燕王叔看看?”

燕王也是故作受寵若驚的樣子,彷彿要滴幾滴眼淚下來,連忙說道:“多謝官家垂憐,臣並無大礙。”

“好好,無大礙就好。”

趙寧一副我是諸位的好侄兒的樣子,又對其他繼位說道:“都坐,都坐吧,今日我們只談家常,都是自家人。”

幾人不敢遲疑,連忙坐下。

但那樣子,彷彿是在等待受訓的犯人一樣。

“諸位叔伯,我這次找繼位來,其實也沒別的意思,最近一段時間,家裡發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相信你們也都聽說了。”

連“朕”都不用了,用“我”。

在宋朝,皇帝一般用“我”這個稱呼的時候,表示很親近。

幾人連忙點頭,表示這事我們知道。

趙寧又說道:“我知道你們心中在責怪我,我心亦甚痛。”

原本幾人以為此次進宮,會面臨官家的責問和懲罰。

畢竟這次整頓得非常嚴。

鄆王謀反,被賜死,其餘參與的親王盡數發配。

而由此引發的宗室家風整頓,也在鋪開,以康王為首,在各家清查是否隱瞞田產、強取民田、侵佔朝廷錢財。

聽小道訊息說,景王已經意外死在路上,不知道是誰下的手,趙官家為此憤怒,正在查兇手。

但到底是誰下的手,恐怕……

幾人偷偷瞥了一眼趙官家,不說話。

不過看這樣子,似乎不是要責怪他們了,心中多多少少鬆了一口氣。

越王趙偲說道:“官家放寬心,這些事並非官家本意,是他們自作孽。”

自作孽?

呵呵,朕就在等你們說這句話。

永寧郡王也立刻說道:“官家保重聖體。”

趙寧整理了一下情緒,說道:“我準備了一些酒菜。”

不多時,好酒好菜被端上來。

眾人飲了一些酒,似乎就放得開了,永寧郡王說道:“官家,臣聽聞,景王在發配途中意外身故,官家一定要為景王討一個公道啊!”

一邊的燕王和越王聽得頭皮發麻,永寧郡王還是太年輕了,今年二十六歲,對世事洞察太淺,這種話現在能在趙官家面前瞎說嗎!

趙寧也一臉難過:“朕也聽說了,朕派人正在調查。”

“官家聖明!”

見狀,燕王和越王心生疑竇,景王之死,難道真與趙官家無關?

趙寧又嘆了口氣,說道:“發配景王他們,朕也心痛不已,但朕若不如此,難以向朝臣、向天下人交代。”

眾人道:“臣等不能為官家分憂,心中有愧啊!”

好了,氣氛已經炒起來了,話已經說到位了,該攤牌了。

趙寧又說道:“昨日,康王又給了朕一份奏疏,裡面都提到了幾位。”

趙官家話鋒一轉,幾人臉上的笑容都凝固了,頓時心頭一顫,連忙起身,跪拜:“臣等惶恐。”

“朕已經失去了幾位兄弟,不想再平添人命,可是朕也很為難啊,康王秉公執法,大臣都在看著,朕……”

幾人道:“臣等不敢為難官家,但請官家看在同宗同族,血脈相融的份上饒過臣等及家人。”

“要不如此,諸位交出手中家財、良田,朕保留諸位爵位,每戶留良田500畝,家產一萬貫,朕也好給康王他們一個交代,否則,難以服眾!”

眾人心中把康王恨死了一百遍,想想景王那些人的下場,慶幸自己沒有參與到鄆王案,否則必然被髮配,又必然無故死在路上。

再想想現在趙官家開出來的條件,簡直是太好了!

“官家聖明燭照四海,臣等謹遵官家旨意。”

“好好,這樣大家都好。”

眾人各自離去。

這便是所謂的恩威並用。

大宋朝宗室遠不止趙佶那些參與謀反的兒子。

參與謀反者,自然是落不到好下場,可還有許多沒有參與謀反者,不能把他們一併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