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六十三章 你很不一樣 (第1/2頁)

加入書籤

過了三天之後,鄭涯果然幫著尋到了一個合適的住所,不是很大,但是住上崔家姐弟幾個人絕對沒有什麼問題。

也不知鄭涯是有意還是無意,這個宅子距離林昭的刺史府極近,就在刺史府左近數十步,算得上是林刺史的鄰居了。

崔家姐弟搬進新宅子之後,林昭還幫著他們置辦了一些生活必需品,猶豫這姐弟幾個都是富貴人家出身,並不怎麼會獨立生活,林昭還從鄭涯那裡借來了兩個丫鬟,幫著照顧這姐弟幾個。

不過即便搬出了刺史府,崔姑娘還是時常會去到刺史府裡,從林昭這裡拿走刺史府的賬目,幫著林昭算好之後,再給送回來。

在這個過程中,林昭也把阿拉伯數字教給了她,相比於漢字來說,這種字元在運算上面天生就有巨大的優勢,崔姑娘很是聰明,只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便學會了數字還有四則運算。

此後,林昭的重心便放在了那些新湧進青州城的難民身上,他一邊幫著這些人在青州城裡暫時安定下來,一邊動員這些人去幫著正在擴城的匠人們修築城牆,讓這些人儘量能夠自食其力,不用依靠官府養著。

就這樣,一個多月下來之後,青州城外的難民已經被接收了七七八八,不過整個青州境內還是有不少外州湧進來的難民,一時半會之間沒有辦法處理。

畢竟益都縣,也就是青州城裡有林昭,林昭可以把賑濟難民的花銷大包大攬在自己身上,但是包括北海縣在內的另外四縣,便沒有這麼個金主,很難大規模接收難民。

好在因為兵禍導致的難民,並不會一股腦全跑到青州來,再加上這一個月新進青州的難民,滿打滿算也就是四萬多人,青州城本來就缺工匠,只要有足夠的糧食供給,這些人口就能被青州慢慢消化。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人都要擠進青州城裡,為了安置這些難民,林昭帶著幾百個青州軍,領著這些難民墾荒,一個多月下來,也開墾出了不少耕地,可以安置一部分難民。

比較可惜的是,這個時代因為缺乏化學肥料以及優質的糧種,土地利用率極低,假如能給林昭一些另一個世界的種子,不要說四萬人…就是再多四十萬人,青州也儘可以養得下。

自古以來,能被廣泛種植的糧種,都是先民一點一點馴化過來的,有些甚至是從野草馴化成能夠供養千萬人的粟米。

在這個馴化以及改良的過程中,每一個付出了努力的人,都是對整個人類族群有功的。

而那些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的人,更是功德無量。

林昭自然也想改進糧種,只不過他對這個東西一無所知,最終還是隻能求助鄭涯,想讓他透過大通商號的渠道,將一些這個時代相對優秀的麥種,送到青州來。

畢竟整個青州,不能全靠一個大通商號養活,授之以魚的同時,也要授之以漁才是。

當然了,即便大通商號尋到合適的麥種,真正看到成效,也要一兩年之後了,在這這兩年時間裡,青州的民生仍然是林使君肩膀上的擔子。

在林昭安頓這些難民的時候,黑臉裴將軍也按著林昭的意思,帶了一半青州,在整個青州境內四下剿匪,青州軍的訓練強度本來就高,再加上大通商號送過來的連弩,就這樣,裴儉輪流從青州軍裡帶人,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幾乎把青州境內的匪盜,消滅的乾乾淨淨。

而且裴儉這個人很講規矩,在追捕匪盜的過程中,只要這些人離開了青州境內二十里以外,他便放棄不追了。

在剿匪的過程中,裴儉還在諸多寨子裡,救出了不少被綁上山的可憐人,以及俘虜了一些尚且年幼的小山賊,前者大多發放回家了,而後者,在教訓了一番之後,則是編入了青州軍,給了他們一口飯吃。

這個剿匪的過程,原本是林昭想要青州軍快速成軍的“練兵”行為,但是一個多月下來,反倒有了一些意外收穫。

如今北邊范陽造反,所有州郡都惶惶不安無暇他顧的情況下,青州反倒成了比起平時更加安全的地方,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人湧進青州,青州城在這個年輕使君的治理之下,竟然變得越發興盛起來。

這一日,林刺史剛從外面開墾荒地回來,他到了刺史府之後,讓人燒熱水洗了個熱水澡,換了一身乾淨衣裳之後,才慢悠悠走進了自己的書房裡。

他剛推開門,就看到一身白色衣裳的崔姑娘,正跪坐在書房裡的一張矮桌後面,手裡拿了一支被麻紙裹住的炭筆,正在一張紙上寫寫算算。

突然間聽到有人推門進來,崔姑娘連忙放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