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一十一章 團結兵 (第1/2頁)

加入書籤

在這個時代,民與官之間,隔了一道天塹鴻溝。

小民百姓想要做官,除卻正兒八經的禮部科考之外,其他的路徑就只有去戰場上跟別人拼命一途。

然而這第二條路,更為難走,其一是因為敵人並不是站著不動給你砍的蠢物,世家子弟可以帶著家丁,穿著精製的甲冑上戰場撈取戰功,而小民百姓只能用自己的命去跟別人拼命,一不小心,就會死在戰場上。

更重要的是因為,在戰場上殺一個敵人,並不足夠讓你做官,一般來說最少要殺十個,才足夠一個普通的兵丁,爬到從九品將官的位置,拿到屬於自己的那塊魚符。

武官如此,文官也是一樣。

哪怕是縣衙裡的九品縣尉,也足夠成為百姓心中的一片天,但是不管是在縣衙裡工作多長時間的吏員,哪怕是從二十歲幹到七十歲,也不可能從吏升為官。

官就是官,吏就是吏,涇渭分明。

趙家寨,就典型的民,連衙門小吏也不如的小民。

聽到了五個七品官之後,趙歇如同被天雷打了一記一樣,愣在原地,身體微微有些顫抖。

良久之後,他才嚥了口口水,聲音仍舊帶著顫音。

“公子您是……認真的?”

“我從不騙人。”

林昭微微一笑,開口道:“我是正四品的青州刺史,將來到了青州,我要自己再組建青州兵,到時候我從趙家寨帶出去的這些人,都會成為骨幹。”

“五年之後,我這一任青州刺史做滿,怎麼也該培養出五個七品將官了。”

這就是由民為官的第三條路。

貴人提攜。

如今的林昭,已經是朝廷的正四品官員,哪怕是在長安城裡,品級也不算低了,而對於趙家寨的這些江湖中人來說,林昭就是實打實的貴人。

就是那種只要輕輕伸手拉上一把,就可以把人拉出泥塵的貴人。

趙歇頗為激動。

他走到林昭面前,就要給林昭跪下。

“公子大恩,伏牛山趙氏永世不忘!”

林昭伸手,一把把他扶了起來,微笑搖頭:“趙大哥,咱們互幫互助而已,用不著如此。”

“不管是我還是我家叔父,都是孤身一人在朝為官,身邊沒有什麼幫得上忙的。”

林刺史笑容和煦。

“今後咱們兩家,互相幫扶就是。”

一個人單打獨鬥,是成不了事情的,必須要團結一些可以團結的力量。

比如說滎陽鄭氏,再比如說眼前的趙家寨。

滎陽鄭氏是林昭的母族,這個自然不必多說,能用得上的地方林昭也不會客氣,而趙家大寨……

這個寨子的人品,已經在趙籍趙歇兄弟兩個人的身上,完美的體現了出來,因此林昭才敢直接上門,要跟趙家人“守望相助”。

趙歇這會兒已經年近四十,他看著眼前滿臉笑容的少年人,眼睛都有些紅了。

“定然……”

他深深低頭:“定然不辜負元達公,不辜負公子提攜之恩。”

…………

與趙歇談好了基本的事情之後,林昭又在趙家寨裡住了幾天,一直等到了趙家寨的寨主回來,林昭親自跟寨主見了一面。

這位老寨主,則是比趙歇更為激動,知道林昭是林元達的侄兒之後,差點就要跪在地上給林昭磕頭,好在林昭眼疾手快,一把把老頭扶了起來。

這個老寨主,就是當年親自受了林簡恩德的人,因此相比於趙歇來說更為,老人家對林昭的態度更為恭敬,知道了林昭的來意之後,老頭很痛快的從趙家寨的青壯裡挑選了三十個人,陪同林昭一起上路。

就這樣,在趙家寨待了三天之後,林昭從這座大寨子裡帶出了三十個人以及三十匹馬,陪同自己一起趕赴青州上任。

走在路上的時候,林昭便跟趙歇一起商議青州的事情。

按照大周七八年前所統計的資料來看,青州是三萬八千餘戶,人口十九萬餘,只差一千多戶,就可以越過四萬戶的上州門檻,成為上州。

雖然臨近大海,但是這個時代還不是大航海的時代,因此除卻一些海鮮之外,大海並沒有給青州帶來太多收益。

這是一個不算太窮,也不算太富的州。

青州的地理位置很是有趣。

他的東邊是萊州,西邊是淄州,南面是密州而北邊,則是棣州。

而棣州的再北邊,就是滄州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