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裡的小道士 (第1/2頁)

加入書籤

詹事府,全稱應該是太子詹事府,掌東宮家令,掌東宮三寺,東宮六率,左右春坊等,可以說是東宮這個小朝廷的尚書省。

不過這也只是名義上的職權的而已,只東宮六率,就有不少人馬,職權太重的情況下,朝廷根本不放心讓東宮掌權,因此詹事府從開國之後,就沒怎麼掌過事,從詹事府詹事少詹事一直到詹事府的主簿,都沒有什麼實權,一般用儒臣擔任。

最大的差事,可能就是逗太子開心了。

不過詹事府的詹事,到了新朝之後,在官位晉升上會有一定的優勢,當然了,只要是東宮官,都多少會有一些優勢。

聽到李煦這句話,林昭低頭思索了一番之後,開口道:“殿下,方才在吏部,我已經見了吏部的周尚書,我與他家公子有些私交,應該會給我一個好去處,至於太子殿下行文……”

他抬頭看了李煦一眼,小心翼翼的說道:“在下竊以為,這個當口,東宮還是不要過多幹涉政事為好,不然宮裡的聖人恐怕會不喜。”

太子要請吃飯,這是長安城上下官員們夢寐以求的事情,本來林昭也是會高高興興赴宴的,但是偏偏他先前見了衛忠一面,被衛忠一番雲裡霧裡的話,說的心裡犯了嘀咕。

假如皇帝真的已經有安排了,那麼太子再給吏部寫條子,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一切要等吏部那邊給出職事,林昭才能去猜想皇帝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面對林昭不冷不熱的態度,李煦也沒有生氣,臉上仍舊帶著笑容:“總之這一次,三郎你是幫了大忙了,臨來之前殿下交代過我,讓我好好謝謝你。”

他伸手拍了拍林昭的肩膀,笑道:“三郎近來可有什麼喜好之物麼,如果沒有,為兄只能按你從前的喜好之物來了。”

李煦認識林昭,認識的比較早,當時在越州的時候,他很清楚林昭的喜好之物是什麼……

嗯,是錢。

小林探花愣了愣,然後苦笑道:“殿下,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我已經不是如何缺錢了,太子殿下的好意,我心領了,這件事就暫且記下,以後有什麼難處了,再與殿下討要,如何?”

“暫且記下,可比要東西更狠。”

世子殿下感慨的看了林昭一眼,然後開口問道:“三郎,吏部有沒有與你說,給你補缺之後,你身上這個編撰司的差事,還能兼著麼?”

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李煦面色嚴肅。

從長安風問世以來,他們這些人一次又一次的體會到了輿論的用處,也體會到了可以掌控輿論的長安風,究竟是有多大的能量,此時不管是李煦還是太子,都對編撰司這個不起眼的衙門十分看重。

“我也不知。”

林昭搖了搖頭,苦笑道:“吏部那邊沒有跟我說這件事,不過前些天,宮裡倒是有人找到了我,跟我談過編撰司的事情。”

他頓了頓之後,繼續說道:“宮裡的意思是,要從司宮臺裡分派幾個宦官進入編撰司。”

“如此一來,是誰掌著編撰司,已經沒有什麼大區別,有了司宮臺監管,都要按宮裡的意思來,只差沒有司宮臺派人親自掌管編撰司了。”

“這個倒不會。”

李煦臉上的笑意收斂,開口道:“編撰司是國子監屬下的正式職司,派宦官進駐已經是司宮臺的極限,大周律有規定,宦官不得任朝廷職司的主官。”

他看向林昭,開口道:“三郎,編撰司這個衙門,十分重要,到時候如果讓你兼著還好,如果另任他人,三郎要向著一點東宮才是……”

林昭痛快點頭。

“殿下放心,我記著了。”

李煦臉上重新露出笑容:“那三日之後,為兄在永嘉坊設宴,三郎就莫要推辭了,林師那邊,也不至於不同意。”

林昭猶豫了一下,點頭道:“那我就應下來了。”

李煦大喜,笑道:“我的馬車還在朱雀門門口停著,我送三郎回家。”

一個李家的世子出言相請,林昭自然不好推拒,他坐上了李煦的馬車之後,並沒有回長興坊,而是去了一趟國子監,與李煦一起在國子監拜見了林簡,說了一些在吏部的事情。

……

因為長安風刊載了吐蕃使臣的真正死因,可以說幫著東宮從這件事裡撇了出去,在三日之後永嘉坊宴會里,太子殿下親自出宮,好生答謝了林昭一番。

因為宮裡的事情,林昭並沒有在宴會表態徹底倒向東宮,他只是陪著笑臉,把這場宴會應付了過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