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九十章 尚書、探花與世子 (第1/2頁)

加入書籤

作為整個朝廷的“人事主管”,這位周尚書所說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少年得意固然是人生美事,但是許多少年人心智尚不成熟,行事還會略顯偏激,再加上人生經歷太少,過早進入官場,容易淪為他人掌中刀不說,而且還會被那些官場老油條玩弄於股掌之間。

如果碰到一些心思歹毒之人,一輩子也就毀了。

林簡當年十九歲中進士,二十歲入仕,出任南陽太守的時候,便因為伏牛山“聚眾鬧事”的事情,與南陽本地計程車紳以及官員起了衝突,不是他身後的周家保他,那個時候的林簡可能就已經性命不保了。

而林簡之所以放心讓林昭入仕,是因為林昭這兩年時間表現的太過老成,老成到甚至林簡有時候都會忘記他是一個少年。

周尚書說完這句話之後,抬頭瞥了一眼林昭,繼續說道:“不過小林探花你,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看你言談舉止,以及做事的時候,全然不像是一個少年,倒像是……”

這位胖子尚書面色古怪,輕聲道:“倒像是一箇中年人一樣,老夫甚至懷疑,你是不是給什麼山裡的精怪佔了身子,披著你的皮入朝為官。”

林昭被他這句話說的渾身發毛,當即苦笑連連:“周尚書玩笑了,我好生生的一個人,如何就成了精怪了?”

“說笑而已,不必當真。”

周嵩揹負雙手,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懶自顧自的說道:“去年你從老夫這裡,要去了一封書信,是寫給衡州陳英的,今歲秋查,這位衡州別駕又給老夫回了一封信,老夫礙於情面,便給了他一個上的考功,不出意外的話,這人明年就會官升一級,甚至有可能會調回長安。”

說到這裡,他抬頭看了林昭一眼,懶洋洋的開口道:“你,還有你那個叔父,都欠我一個人情。”

聽到這句話,林昭連忙起身,肅然道:“這是自然,林家上下,都欠尚書一個莫大的人情。”

“莫要扯什麼林家。”

周尚書呵呵一笑:“你們叔侄二人記著就行了,我要林家的人情做什麼?”

對於周嵩這種級別的人來說,即便是林昭現在,對他也沒有什麼助益,遠在千里之外的越州林氏……更是毫無用處。

“好了,該要的人情老夫也要了,沒什麼事,你便回去罷。”

胖胖的尚書大人,挪了挪身子,開口道:“今年的選試,應該是本月十五,你按時來,莫要誤了。”

林昭在心裡默默盤算了一番,今天是乾德九年的十一月初九,也就是說距離選試不剩幾天時間了。

他起身,對著周尚書拱了拱手,開口道:“多謝周尚書,下官記住了。”

說罷,林昭便告辭離開,很快就出了這位尚書大人的書房。

等林昭走遠之後,周尚書從袖子裡摸出了一張前兩天司宮臺送過來的紙條,紙條上只有廖廖幾個字,前兩個字是林昭的名字,後面四個字,乃是官名。

再一次看了一遍之後,這位尚書大人重新把這張紙條收進了袖子裡,面色古怪:“在吏部這麼些年,還是第一次見新科進士給個正七品上的,更有意思的是,這還是宮裡的意思……”

“這小子……”

周尚書把兩隻手都揣進了寬大的正三品官服裡,小聲嘀咕了一句:“莫不是姓李……”

…………

出了周尚書的書房之後,林昭剛想離開吏部,就看到先前引自己報道的那個吏部吏員,正在吏部前院等待自己出來,看到他出來之後,這個吏員連忙跑了過來,又是拱手又是作揖,賠禮道:“林探花,小人眼拙,不該收您的錢財,您大人不計小人過,莫要與小人計較了……”

說著,他兩隻手捧著剛才從林昭這裡收的儘快,恭恭敬敬的遞在林昭面前。

像他這種在六部衙門裡上班的吏員,背後多多少少都是有些關係的,而能在吏部上班,更是說明能量不小,只不過看到林昭被請進尚書書房之後,他還是害怕丟了差事,連忙趕來向林昭賠罪。

林昭只是微微一愣,便想明白了這人為何前後態度不一,他啞然一笑,開口道:“你放心,我沒有與周尚書提起這件事,一點散碎銀錢,你且拿去花用就是。”

說著,林昭不再理會這個吏員,而是負手離開,朝著吏部大門走去。

如今的林三郎,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見了一百貫錢就走不動道的少年人了,給出手的錢再要回來,他丟不起這個人。

這個吏員看著漸行漸遠的林昭,又扭頭看了一眼周尚書的書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