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百七十六章 你我各半城 (第1/2頁)

加入書籤

“同為周臣。”

王甫站了起來,看向林昭。

“不可能林公爺的平盧軍在前線拼死,河東軍在後面一動不動,老夫這一次請林公爺到弘農來議事,就是要摒棄前嫌,與公爺一起商量出一個利乎國事的法子。”

“利乎國事?”

林三郎笑呵呵的走進這間客廳,先是對主位上的楊老太爺拱了拱手,然後自顧自的找了把椅子坐了下來,自己端了杯茶水抿了一口,然後抬頭看向王甫:“既然大將軍要利乎國事,那林某給大將軍出個主意。”

“關中乃是四關之地,眼下蕭關已經被齊大將軍攻破,潼關也用不著王大將軍出兵,大將軍可以從弘農南下,轉到南面的嶢關,配合我平盧軍與朔方軍攻城。”

林三郎放下茶盞,聲音平靜:“如果大將軍覺得此時破關不合時宜,也可以北上轉進蕭關,由蕭關入關。”

“大家都是周臣,此時不管做什麼事情,怎麼去做,只要有利於戡亂平叛,就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林昭看向王甫,臉色變得嚴肅了起來。

“林某此來弘農見大將軍,目的很簡單,我平盧軍破潼關,不需要河東軍幫忙,也不需要大將軍過問,死多少人都是我平盧軍自己的事情,我只求大將軍……念在同為周臣的份上,不要暗中阻撓,林某便承大將軍的人情了。”

王甫大皺眉頭,他剛要說話,坐在主位上的楊家老太爺,笑呵呵的站了起來,先是對著王甫拱手,又轉過身子對林昭拱了拱手,微笑道:“二位節度使商討兵事,老夫一介草民,不好旁聽,正好老夫也有些乏了,便回後院歇息了。”

說到這裡,這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家咳嗽了一聲,繼續說道:“二位既然到了楊家,便是給我弘農楊氏面子,同時也是我弘農楊氏的上賓,儘管在這裡住下,不用客氣。”

說罷,王老頭緩緩站了起來,朝著外面走去。

林昭與王甫對視了一眼,都起身相送,一直把老太爺送出了客廳,兩位節度使很有默契的回頭,重新回到客廳裡,相對而坐。

此時,兩個人的護衛也守在了門外,禁止任何人進出。

此時,弘農的諸方勢力,包括弘農楊氏在內,雖然還保持著表面上的體面,但是整個縣城其實已經被兩位“軍頭”帶來的護衛接掌。

只是給弘農楊氏這個大家族顏面,兩個人才算是到這裡“做客”。

等楊老太爺這個“外人”走了之後,兩個人說話也就沒有必要這麼遮掩了,王甫坐下來之後,抬頭看向林昭,聲音低沉。

“林公爺,洛陽城的事情已經翻篇,你我就此不提,只往前看如何?”

林昭笑眯眯的說道:“這是自然,洛陽你我各自執掌半城,誰也沒有吃虧,自然也沒有什麼仇隙,大將軍有什麼話,不妨直說。”

王甫閉上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氣,然後重新睜眼看向林昭。

“潼關……離長安太近了。”

王甫面色深沉:“這裡沒有旁人,老夫一介武人,也不會遮遮掩掩的說話,便實話實說了,我……”

“我不放心公爺從潼關入關。”

王甫這句話,說得的確是實話。

四關之中,數南面的嶢關距離長安城最近,但是因為南邊地形相對複雜,即便是河東軍現在轉進嶢關,最少也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夠到位。

也就是說,即便河東軍能夠毫無阻礙的攻破嶢關,進入關中也是一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而潼關,距離長安只有二百餘里!

更重要的是,王甫知道平盧軍擁有大量的火器,別的軍隊破潼關可能需要數月乃至於數年,但是這種常規的攻城時間,沒有辦法套用在平盧軍身上。

王甫可是親身感受過洛陽城破城的速度!

洛陽雄城,在火器的幫助下,只兩天時間,便告攻破!

也就是說,潼關在平盧軍的兵鋒之下,未必能比洛陽城支撐的久,就算比洛陽城支援的久,可能也就是四五天的時間而已。

只要平盧軍從潼關進了關中,急行軍三天之內就能抵達長安城!

而現在,長安的叛軍主力,正在北邊跟朔方軍廝並呢!

這才是王甫急匆匆約見林昭的真實原因。

平盧軍破城門的手段速度,都遠超這個時代的其他軍隊,王甫不得不把這個因素計算在其中。

林昭臉上的笑意收斂了起來。

他抬頭看向王甫,語氣有些不悅:“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