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百七十五章 懂事的弘農楊氏 (第1/2頁)

加入書籤

沒有人是生而知之的。

林昭也不是。

他最多就是隱隱約約間經歷過另一個人生而已,而即便是在那個人生裡,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最多就是賺了點錢的普通人。

不會當官,也不會打仗。

相比於現在大周的越國公,另一個世界的經歷已經不太顯眼了。

當然了,那個世界給林昭帶來的思維方式轉變,以及一些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知識,還是極為好用的。

因為種種原因,對這種殘酷的戰爭仍舊缺乏心裡建設。

畢竟就算那個記憶真的是上輩子的他,上輩子的自己沒有帶過兵,也沒有打過仗,更沒有像現在這樣,經歷過大量的死人。

這種死人,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成千上萬的屍體放在自己面前,一眼望去,幾乎漫無邊際。

所以林昭這段時間,心理壓力十分之大,作為一個主帥,他非常清醒的明白自己需要抗住這個壓力,需要給屬下一個“沉著冷靜胸有成竹”的形象,但是他畢竟也才二十多歲。

這幾天晚上,他一閉上眼睛,便會夢到平盧軍在潼關不知道死傷多少的景象,然後猛然驚醒。

直到現在,自己身邊這個小護衛不起眼的一句話,讓林昭心中幾乎豁然開朗。

是啊,弔民伐罪!

近26三年以來,范陽軍在各地倒行逆施,已經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不管是為己還是為人,林昭都有責任也有義務,將這些叛賊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

(之所以寫上面這番話,以及這段劇情,並沒有水文的意思,只是最近評論區有人說,主角這個穿越者太過窩囊,到古代都不能碾壓,不能大殺四方,性格上也沒有蔑視所有人,作者想說的的是,知識並不等於智慧,主角一個稍微優秀一點的普通人,他在這個時代,最開始能夠活著就已經不易,一切都要有個成長的過程。)

(括號裡的話不計費。)

……………………

就在林昭部署各方面事務的時候,平盧軍在一點一點的朝著潼關靠近。

而在這個時候,跟在平盧軍之後離開洛陽的河東軍,距離平盧軍的尾部只有不到五十里了。

而在這個時候,王甫特意讓人給林昭送來了一封信,信裡大概的意思是讓林昭找個地方,雙方坐下來商量商量接下來如何進兵。

王甫會寫這封信過來,並不奇怪,因為按照這個路徑,跟在平盧軍身後的河東軍,也會一頭扎向潼關,到時候林昭的平盧軍強攻潼關,他的河東軍又不好無動於衷。

而這位大將軍急著要找林昭談事情,多半就是關於潼關的事情。

接到這封書信之後,林昭在地圖上找尋了片刻,最終選擇了位於虢州的弘農,作為雙方最終談判的地點。

虢州這個地方,位於河南府與京兆府的中間,同時也是現在平盧軍與河東軍兵力位置的中間,而且雙方都沒有在弘農駐兵。

約定好地點之後,林昭便給王甫回了封信,等候王甫定下見面的時間以及方式。

這其實有點交戰雙方談判的意思。

如果是交戰雙方想要坐下來談判,一般就是這樣,由一方提起見面的需求,然後另一方定下約定的地點,再由前者約定時間以及見面方式。

因為局勢頗為緊急,再加上雙方大軍相距不遠,林昭的書信剛送去沒有多久,很快河東軍那邊就有了回應,約定雙方各帶二百人,於三日之後在弘農會面。

弘農這個地方,也是文脈淵源之處,世族之中的弘農楊氏郡望便在這裡,同為千年世家,弘農楊氏雖然近些年略有沒落之相,但是論底蘊並不輸滎陽鄭氏與清河崔氏。

王甫約定的地點,就是弘農楊氏的祖宅。

因為事關大局,林昭也沒有猶豫,便按著王甫的要求,準時帶人來到了弘農,進城之後很快打聽到了弘農楊氏的祖宅所在地,他讓人在弘農簡單採買了一些禮物,並且讓趙成帶人提前送到了楊家。

雖然送的東西不是如何貴重,該走的過場還是要走的。

況且,以現在林昭的身份地位,他送什麼禮已經無關緊要,要緊的是他送不送禮,禮品送出去了,就代表他給出了自己的面子,當今天下已經沒有幾個人,幾個家族,敢拂他平盧節度使的顏面。

果然,林昭的禮單剛剛送到楊家,弘農楊氏便大開中門,敲鑼打鼓把林昭送去的禮物迎了進去。

這就是一個千年世家最基本的生存智慧。

如果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