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14章 成都暗流 (第1/2頁)

加入書籤

“可明德與我乃是同族兄弟,又豈會害我。再者他是來幫助益州的,些許糧草軍械,給了就給了。”...

劉璋表面話說的漂亮,實則內心看著送出去的眾多錢糧,肉疼不已。

“主公,鎮南將軍雄才大略,有梟雄之資。若是他長時間逗留蜀中,益州百姓只知劉鎮南而不知劉益州。

若是再送他錢糧,無異於添薪助火啊。”

王累也出聲勸道。

劉璋聽到兩位心腹苦苦勸誡,一時間猶豫不決。

“主公,畢竟眼下劉備還在益州盤桓,我們還需鎮南將軍的幫助。既然鎮南將軍提出要求了,我們也不能置之不理。

不如主公將鎮南將軍所求軍需糧草,削減一半。就說益州久經戰火,南部諸郡又遭了災,實在是沒有多餘的錢糧,就這些錢糧還是主公四處辛苦籌措得來。

最後再稍微提點一下前線戰事,詢問鎮南將軍還需多長時間才能結束。如此一來,既讓鎮南將軍挑不出毛病,我們也不至於失了禮數。”

這時黃權站出來了,提了一個折中的建議。

“這個建議好,即便我軍想要削減糧草軍械,也需要循序漸進。萬一直接拒絕惹惱了鎮南將軍,反而傷了兩家和氣。”

黃權的這個建議,得到了王累和鄭度的一致同意。

邊上的張松一直冷眼旁觀,一言不發。在他看來,劉璋還是太小家子氣,難成氣候。

幾人商議完畢後,劉璋將劉睿所求軍需糧草削減過半。並親自修書一封,解釋其中緣由,才派人押運物資出發。

而留在成都的諸葛亮,此時也在錦衣衛的協助下,查出了不少東西。

“先生,我們已經查出來了。西涼軍攻打巴郡時,江州曾派人來成都向劉璋求援,而當日州牧府的值官正是益州別駕張松。

據當時計程車卒回憶說,他把一封印有的火漆書信放在了州牧的桌案上,之後的事,就不知道了。”

潛伏在成都錦衣衛千戶孫芳,為了調查這件事,用重金收買了不少州牧府的下人,這才得知這個情報。

“這可真是有意思了。”

聽完孫芳的稟報,諸葛亮輕搖羽扇,臉上浮現起莫名的笑意。

“先生,那內鬼已經確定是張鬆了,為何您卻說有意思呢?”

孫芳很是疑惑。

“根據你們的嚴密監視,這段時間裡張松並沒有接觸過任何外人。從這不難看出,他應該不是劉備的人。

既然不是劉備的人,又為何要幫他隱瞞訊息?是他隱藏的深,還是說有其他的原因?”

自從諸葛亮對張鬆起了疑心,就派錦衣衛一天十二個時辰嚴密監視。但是錦衣衛盯了張松三個多月,硬是一點破綻都沒發現。

“先生的意思是?”

孫芳好像明白了什麼,又好像沒全明白。

“這位別駕大人應該有自己的謀劃,為保萬無一失,還是由我親自試探一下他。否則,我這顆心,始終安穩不下來啊。”

諸葛亮這段時間,暗中接觸了不少益州官員,多少能猜到他們的想法。但是張松畢竟是益州派的首領,劉睿想要兵不血刃的取得益州,無論如何都繞不開他。

“孫千戶,晚上我準備去往張松的府上。你安排一下,我與他談話的時候,將周圍全部淨空。萬一我倆沒有談攏,你就...”

諸葛亮沒有把話說完,而是伸出左手,做了一個下劈的動作。

“先生放心,屬下明白了。”

孫芳對這種手勢很熟悉,一口應了下來。他以為諸葛亮只是一個文文靜靜的讀書人,沒想到這讀書人也有狠辣無情的時候。

諸葛亮似乎是看出了孫芳心中的想法,於是輕搖手中羽扇,笑著說道:“為了完成主公大業,作為屬下,手裡沾點血,不也很正常嗎?”

孫芳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對諸葛亮施了一禮。讀書人能夠有這樣的覺悟,足以讓他感到欽佩。

黃昏時分,諸葛亮喬裝打扮一番,來到了張松的府上求見。下人見他衣著整潔,彬彬有禮,談吐不凡,便知此人身份不一般,於是去通知張松。

張松聽後,一點意外的表情都沒有,只是吩咐下人將來人請入客廳奉茶,自己稍後便到。

“聽說你要見我,請恕在下眼拙,不知先生是?”

張松換了一件衣服來到客廳,見到了正在等待的諸葛亮。只是掃了他一眼,便開門見山的問道。

諸葛亮抬眼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