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九章 古字祭壇 (第1/2頁)

加入書籤

<b><\/b>傳言有機緣降世,落於天機山之巔,一篇法門解修仙界之亂象,開天地之目光。

世間修行中人慕名而來,欲要一窺仙法。

天機山未曾吝嗇,索性大開山門,直掛雲梯,引導著這些慕名而來的修士前去那山崖之上。

陸陸續續有不少人上山一觀。

可那崖壁之上的自己晦澀難懂,凌亂不堪,眨眼閉目之間,又彷彿換了一副模樣一般,讓人完全摸不著頭緒。

有修士於此靜坐半年之歲月,最終卻是留下了一聲嘆息,悻悻離去。

上山人數不勝數。

但是能有所悟者卻是一位都沒有。

各大仙門聽聞此事,亦派門下悟性絕然之輩前來,一悟機緣,但也紛紛落敗。

這一來二去,那崖壁之上的機緣也越傳越是玄乎,有人說悟得可一步登天,又有人言那崖壁之上記述的恐怕是逆轉天地之法,這樣的傳聞屢見不鮮,故而又引來了更多的人。

“至今都沒有人得悟嗎,這莫不是瞎傳的,那崖壁之上怕只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吧?”

“我等悟性不行罷了,玄九仙山的掌教親傳弟子蕭洞虛就從中悟得了真意,只一步便踏入了半步洞虛之境界。”

“此言當真?”

“作不得假,如今蕭道友就在天機山中,也曾有人親眼見過其風采,直言自愧不如。”

眾人恍惚,再看向那崖壁之上亂遭的文字時留下了一聲嘆息。

說到底是悟性不夠。

對此,蕭洞虛亦是覺得驚訝,上山的人數不勝數,但到頭來卻一個人都沒悟得。

一時間,蕭洞虛也對自己的悟性感到了驚愕。

他倒是清楚自己悟性極佳,但卻也從未想過這千千萬萬人都未曾悟得的東西,卻讓自己悟得了。

實在是匪夷所思。

後來又有傳言他是天命所歸,總之什麼都有,也越發誇張了些。

蕭洞虛本來名聲不顯,如今卻是讓整個修仙界都知道了他。

這讓他很是苦惱。

有些煩。

拜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還有要與他鬥法切磋的,起初時還是理了理,但後來索性就都一一回絕,安心修行了。

蕭洞虛深吸了一口氣,目光望向那天地交界之間,陰陽之氣生出,被他牽連而來,閉目之間,又見自然,道法有成。

修仙界這些年亂子不少。

雖說天地睜目,當初之時可見天怒,連下三日大雨,三日驚雷,雖清掃了許多邪氣,但那群魔修們手段重重,沒過不久就再度顯露於世間了。

時常會有傳聞哪位修士慘遭毒手被挖空的心肺,又有誰人半路入魔,隔日就不見了蹤影,這樣的訊息縷縷出現。

可見經過當初那一場亂子後,世間魔修已然站穩了腳跟,如今也親眼見到了這後患無窮的一幕幕。

最近的一件大事。

那便是鐘鼓山的一處仙山被魔修屠戮之事。

山中七十三位修士連同著長老與掌門皆是屠殺殆盡,待後來的人發現之時,漫山都是乾枯的屍首,好似是被吸乾了精血一般,連同著丹田也被挖了去。尤為悽慘。

後續有仙門行了清繳行動,於深山市井之中尋那魔修身影,亦有所獲。

御靈山的道友斬殺了一尊魔修後從其身上找到了一副畫卷。

其上繪著一位衣著樸素,頭戴花臉面具的人。

後尋此人根源,便有修士來到天機山求證。

後得答案。

“這幅畫卷之上的人倒是與當初那本筆記之中記載的略有相似。”

“敢問其中記述了什麼?”

“待我給你找找。”

不多時天機山的道友便取了一本冊子走了出來。

翻了一翻後,說道:“這本筆記乃是前人留下的一本修行筆錄,在其中記述了一位修為通天的魔修,筆記的主人稱其為魔君,又喚喚魔神君,這位前輩曾親眼見過那魔主,便是如著畫卷上所畫之人一般,衣著樸素,戴著一幅花臉面具。”

“所以說,這群魔修供奉的就是這尊魔頭?”

“想來是了,在過去的歲月裡,記述最為繁多的便是這喚魔神君了,當初魔修還未斷絕後路前,這位就曾險些逆轉了整個世道,幾乎是以魔修為尊。”

“竟這般駭人?!”

御靈山的修士聽後尤為驚愕,隨即又道出了一則訊息,思索了一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