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孩童遞降書 (第1/2頁)

加入書籤

十月的雪化的也快。 不等到裕王打到上京,朝廷之中卻已亂作一團。 太子失蹤,雲相不見蹤影,人皇也失蹤於那戰場之上。 群龍無首。 朝中一下便失去了所有的主心骨。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朝中文士欲扶持另一位世子上位,暫且穩住局勢,但卻無人應允,沒人會願意坐上這樣一個將要滅亡的位置上去。 最終,朝中大臣挾持了一位孩子上位,那是賢王世子,年僅六歲。 本以為如此能尚且穩住事態,再作反擊。 事與願違,局勢未能穩住,可朝中的重臣們卻已無心此事,歸降的話語在朝中傳遞,若頑固抵抗,或許只有死路一條。 城衛已離,僅憑如今的兵力,根本阻擋不了裕王的鐵騎。 在持續了三個月的吵鬧之下。 裕王的大軍,兵臨城下。 那一日,上京城門大開,年幼的皇帝穿著龍袍,一步一步走到了那裕王的面前。 他的眼中滿是疑惑和不解,茫然的看著周圍,他的手中還拿著一卷聖旨。 燕南天從那軍隊之中走出,一步一步來到了那小皇帝的面前。 小皇帝莫名有些怕面前的人。 那烏泱泱的軍隊,也讓他感到害怕。 他的腿顫抖著,不由得就流下了眼淚,娃娃大哭了起來。 燕南天蹲了下來,問道:“誰讓你來的?” 小皇帝搖頭,大哭著,說話都是口齒不清的樣子。 他只是將手中聖旨遞了過去。 燕南天雙手接過,揭開一看。 原是降書。 燕南天長嘆了一聲,小皇帝的哭聲顯得有些刺耳,但卻又是那樣的讓人心聲憐憫。 燕南天舒了口氣,收起了聖旨,摸了摸小皇帝的頭。 “別哭。” 他忽然間明白竹先生說的話了。 趙靈均對這大襄,的確是失望透頂,不然又怎會離開。 這群官員竟會讓一個不滿十歲的孩童坐上這個位置,甚至推他一個人出來,遞交降書。 那城門之後的百官,就這樣怕死? 燕南天將趙瀧抱了起來,伸手擦去了他臉上的淚水,說道:“別哭,一會隨叔叔進城,叔叔幫你殺光那群欺負你的人,怎麼樣?” 趙瀧哭著,也沒聽清楚燕南天的話。 當燕南天轉過頭去,目光看向了那上京城。 “隨本王進城!!凡遇大襄官員,抓捕關押,不可放過!” 裕軍的鐵騎踏破了城門。 大軍直入上京。 這座城再一次的被鐵騎敲開。 那是屬於景人的血脈,那輝煌的景字再次在這片大地之上升起,重複他那耀眼的榮光。 大襄的官員無一例外,皆被抓捕,打入了大獄之中。 世人皆道裕王乃是仁慈之君。 一路走來,未曾虐待戰俘。 可他進上京城的這一天,卻是做了跟當年一樣的事情。 他抓捕了百官,言曰:秋後處斬! 當年所行的惡果一併都重新落了下來。 燕南天記得那趙貞的暴虐,並將這一切都一一還給了這些官員。 竹生曾勸他說道:“殿下,新朝初立,不好犯下太多殺孽。” 燕南天道:“所以我準了他們秋後處斬,吊死也好,留個全屍,這是本王留給他們最後一分體面,這群人留在世上,只能是禍害。” 說著,他的目光看向了一旁唯唯諾諾的趙瀧。 “這孩子才六歲,這群人卻把他一個人推出城來,遞交降書,他們貪生怕死,本王偏不讓他們活,再者說,這本就是趙貞當初做過的事情,他可從未善待我大景的官員。” 竹生聽後不再反駁什麼,他該做的,也做完了。 這也是他輔佐裕王的最後一段時日。 “殿下,竹生得走了。” 燕南天聽到這話明顯的愣了一下。 他站起身來,說道:“竹先生為何離我而去?若是竹先生走了,那妖坊該由何人來管轄?” 竹生從那懷中取出一副畫卷,說道:“早年在下從未與殿下提起過,吾之主,號竹蘭先生,乃是曾經的禹王,先生算到大景之劫,命我一路相助,先生已去,我之使命也已完成,這畫卷是先生所留之物,亦是竹生曾經的居所。” 燕南天開口便要挽留。 竹生卻只是微微一笑,說道:“殿下有大才,心有狠辣,亦有仁慈,帝王之術早在心中,竹某沒有治理天下之才,殿下便不必挽留了。” 那一日,竹生帶著那畫卷離開了上京城。 燕南天出城相送,一路目送著那人遠去。 他眼中不捨,只道:“竹先生不忙的話,便多來上京走走,與我閒談幾句也好,待我坐上那個位置,我便真是孤家寡人了。” 竹生聽到這樣的話,只是付之一笑,卻未曾回答。 斜陽灑下。 竹生長舒了一口氣,他完成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在此邁步,他的自在,就在腳下。 …… 登基大典卻還不急。 大襄朝堂遺留下的問題不止一點半點,那數不清的爛賬,以及官員的貪墨問題尤為嚴重,僅是抄家,便抄了足足兩月之久,攏共繳獲髒銀足有四百餘萬兩。 這些錢進入國庫之後,又轉入了六部之中,用作戰後重建,天下需要休養生息,所花費的錢財是巨大的。 燕南天整日忙前忙後,不停的批閱摺子。 手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