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全因是皇帝 (第1/2頁)

加入書籤

順治三十三年,冬日。 天冷過後,那邊也平靜了不少,這些年來,人間這片地方越發古怪了起來。 天降大雪,又發旱災,洪災,律律不斷。 世人傳言說是天災,乃是皇帝不仁,不顧南方安寧,不問百姓死活,痴迷長生。 這樣的流言有許多,不過燕南天卻並沒與因此大怒,相反卻表現的很平靜,他似乎已經不在乎這些流言蜚語了。 若是放在往年,他或許真的因此生怒,又或是在民聲的壓力之下寫下罪己詔,但如今,卻再也不能掀起內心波瀾。 心緒平和了許多許多。 這是他的修行,走上這條路,他逐漸看淡了許多東西。 世間的道理,遠遠要比這些瑣事更為重要。 至於南邊的妖禍? 燕南天自然也認真的考慮過這件事情。 只不過,他也有些不知該如何是好。 妖坊他使喚不動,青仙觀與權山的道修都已南下伏妖,而這世間有能之修士,能喚的動的,三元道人都去喚來了,喚不動的,縱使你有再大的能耐,也不見得能讓他動上分毫。 燕南天往年不明白,如今卻是清楚了,入此長生門,什麼功名利祿,九卿帝王,都不過是過往雲煙,誰會認他這個皇帝。 他燕南天是痴迷長生。 但不代表,他真的就沒了腦子。 一個從微末之間崛起,起兵邊陲改天換地的人,又怎會被衝昏了理智。 於他而言,許多事,只有兩個選擇。 想與不想。 “陛下,天色晚了,該歇息了。” 沈秋月伏在燕南天的肩頭,細聲說著,此刻的她嫵媚動人,聲音撩人。 燕南天側目看了她一眼,說道:“愛妃,朕有時在想,這世道該如何是好,可有時又覺得朕做的已經足夠了,百姓們皆說這天災妖禍,皆因朕而起,說朕無能,說朕不仁,可朕又做了些什麼呢?與朕又有何種關係呢?這世道變亂,全都是帝王的過錯嗎?” 沈秋月這些日來時常聽著燕南天嘮叨,她莫名覺得奇怪,燕南天好似看淡了許多東西,但卻又糾結於一些東西始終不放。 見此沈秋月道:“陛下,自古以來,坊間愚民不明世道,不通道理,往前數不知多少帝王,有哪一位未曾被這百姓的留言所汙衊過?罪己詔不知下了多少,祭天不知祭了多少次,卻仍舊改變不了這些愚民的看法。” 沈秋月來到燕南天的身前,說道:“陛下一不能殺了這些愚民,二也不能讓他們閉嘴,結合古今,既無法改變這些愚昧的思緒,那陛下又何須為他們的愚昧生氣呢,這難道不是沒有意義的事嗎?” 燕南天道:“朕倒是不生氣,只是在思考,思考這天下間的一些事情,分個對錯,求個原因。” 沈秋月聽後明白了過來,她不禁在想,陛下的確的卻看淡了許多東西。 “愛妃,你說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沈秋月聽後心中一動,飄忽的思緒此一刻平靜了下來,她道:“要嬪妾說啊,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原因。” “什麼原因。” “就因為陛下是皇帝。” 沈秋月心中微動,始終觀察著燕南天的反應。 她莫名的,心中有一種很是強烈的感覺。 沈秋月總是覺得,眼前的人,會不會是不想當皇帝了? 儘管這有些荒謬,但這的的確確就是她所想到的。 燕南天聽後怔了一怔,在沈秋月的注視之下,燕南天似乎並沒與對於此事有所解釋,更沒有因此生氣,反而卻是沉思了起來。 沈秋月心中一顫,卻是覺得不敢相信。 ‘他真的不想當皇帝了!’ 當燕南天思索的那一刻,沈秋月便知曉自己的猜測恐怕真的應證了,燕南天此刻的情況,就好似不明白自己的心思,正是猶豫不決的時候。 沈秋月心神大怔,她難以置信,更不明白這燕南天是出何考慮,心中才生出這樣的想法。 片刻後,燕南天抬起了頭來,說道:“愛妃不懂這世間多少道理,不過這話雖說天真,但卻是說到了問題的根本。” “這世道興亡,最終不都是要歸咎於皇帝的嗎?” “陛下……” 燕南天抬起了手來,他心中的疑惑忽然而解,笑道:“今夜愛妃解開了朕心中一惑,愛妃有長生之資。” 沈秋月聽後臉紅了起來,伏在了燕南天懷中,揉聲喚道:“陛下……” 而一低頭,那神色之中,卻又大不相同,多的是算計與謀劃。 燕南天輕撫她的頭髮,思緒萬千。 “朕能有你,實乃幸事。” …… 黎明時,一封信件自宮中悄然出來。 最終經過數次傳遞,幾經周折,最終落在瞭解學士手中。 解環拆開那封信。 她的目光掃過,心中卻是難掩的驚駭。 她仔細看了數遍,確定那信中的內容沒有錯時,才在恍惚間回過神來。 “怎麼會……” 解環握著那封心,口中喃喃道:“那長生仙道,就這般可怕?捨棄功名利祿也就罷了,為何連這帝王之位都想捨棄了去……” 解環難以置信,她的心緒與沈秋月當時一般無二。 這實在太過匪夷所思了。 不過,眼下的情況,不正是她想看到的嗎。 解環拿起了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