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五十二章 懸運之法 (第1/2頁)

加入書籤

在唐世景看來,陳長生是一個別具一格的人,跟他曾經所見的所有人都不一樣。

可不知道為何,他卻又恍然間覺得,這位先生,似乎並沒有任何的追求,這不是什麼好話,但唐世景的感覺,的確就是如此。

事實上,他也並沒有猜錯。

他陳長生,本就是一個沒有追求的俗人。

臨走時,唐世景喊住了陳長生。

“陳先生。”

陳長生看了他一眼,示意他講。

唐世景想了一下,說道:“二管家的事,還望先生幫我求個情面。”

陳長生搖了搖頭,說道:“那得你自己來,陳某幫不了你。”

唐世景也沒有強求,便不再開口。

而陳長生那最後一道目光卻是深入了唐世景的心中。

至此,他還是不明白,為何這位先生能將這一切都看的這般清楚,連他對二管家的看法,也是那樣的準確。

他唐世景,的確不是因為可憐,所以才讓求的陳長生。

無外乎,是那二管家還有利用的價值。

在唐世景的眼中,旁人的生死,似乎並不重要。

儘管這位管家曾陪一直陪在他身側,一直到他長大。

情分於唐世景而言,如同米粒般渺小。

這是個心狠的孩子。

但其實說來,陳長生卻又很是欣賞唐世景。

他覺得,若是沒有意外的話,唐世景往後定是能幹出一翻大成就的。

……

陳長生在唐府待不了幾日。

芸香也是如此,此行卻不是歸鄉的,而是要北上。

魚紅錦倒是懶在了這兒,平日裡無事便會跑去坊外的荷塘裡玩耍,一玩就是一天。

似乎也是因為她的歸來,那荷塘裡的荷花也開的更盛了些許,引得許多人都駐足觀望,喜歡的也會採一朵帶回家裡,淡淡的荷香,很是讓人覺得舒服。

這樣的平靜也不過持續了幾日。

墨淵從天機山趕了回來。

陳長生與墨淵相見於荷塘邊上,問起了有關魚紅錦的事情。

墨淵說道:“天機山的鐘道長翻閱古籍,查到了些許記載。”

陳長生頓了一下,問道:“是如何說的?”

墨淵頓了頓,說道:“據鍾道長說,此法名曰懸運,乃是一門神通法門,以氣運為食,福運為陽,厄運為陰,陰陽流轉,故而可見天地間縹緲的氣運,此法的用途,是為了奪運,修士修行,卻少不得氣運相補,也是因此前人才鑽研出了這樣一道法門,以此來彌補自身氣運上所缺。”

他接著說道:“不過如今練此神通的人是卻沒有了,古籍裡記載,此法至後來,諸多修士才發現,奪運之事,也導致自身會沾染諸多因果,因果不除,便難登上層,於是便也就廢棄了此法。”

陳長生聽後明白了過來,說道:“氣運總是與因果息息相關,的確如此……”

他又問道:“鍾先生見多識廣,可有說過魚紅錦為何會在自己不知的情況下,會了這般法門的?”

墨淵說道:“鍾道長告訴我說,有兩種可能,一來許是因為魚紅錦得天地垂憐,此法乃是天賜,而另一種說法,則是關乎於前世今生,許是魚紅錦前世所留,將這功法留在了思緒深處,故而她才沒有發現。”

陳長生接著問道:“那這厄運與福運不平衡之事……”

說到這裡,墨淵卻是皺起了眉頭,說道:“鍾先生說,這是最為麻煩也是最為棘手的事,通常而言,練就此法的人最終都會陷入一個死衚衕裡。”

“說是此法難有平衡之時,陰陽本就是不平衡的,就好像五臟六腑,某一處不適,便會牽動著人之全身不適,而這懸運的手段,更像是治不好的病,唯有不斷的吸納氣運,平衡福厄之運,才能保證不會出現新的問題,可越是這樣,所沾染的因果就越是沉重,如此往復,終究會埋葬於因果之下。”

墨淵繼續道:“不過鍾先生也說了解決之法,其實也很簡單,便是棄法重修即可,只是說要損失一些修為。”

“這樣嗎……”

陳長生由此也明白了,為何那厄運會順著魚紅錦跑。

墨淵接著說道:“不過鍾先生還讓我轉告先生一段話。”

“說什麼?”

“鍾先生說,此般神通,好似雞肋,無異於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這樣的法門,卻也有可取之處,世上修士對於氣運都是渴求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