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一十五章 誰敢回去啊 (第1/2頁)

加入書籤

當那街邊看著他的人站了起來,陳長生也意識到自己該走了。

慢慢的周圍有五六個人都朝著他這裡走了過來,陳長生的步子拐進了某個巷子裡面。

當那些人走過來的時候,卻發現巷子裡面空無一人,早已不見了蹤影。

而此時的陳長生已經出現在了水盡城城之外。

眼前是茫茫的沙漠,看不到半點的煙。

這也意味著他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陳長生猶豫了一下。

其實他是漫無目的的,他的一路上其實都是漫無目的的,於是我就隨便選了個方向,他也不在意到底會走向哪裡。

但總歸會到一個地方。

沙丘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腳印,但不過半個時辰那些腳印就會被風沙所掩蓋。

所以很難留下人的痕跡,但卻亦有生靈活在這裡。

風沙傾瀉而下,陳長生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但能夠感受的是周圍的風沙越發少了起來。

逐漸的他看到了綠洲,看到有人拉著馬車在此地取水。

大抵是要拉到某個城池中去賣的。

陳長生本還想與他們一起,但當他看到那些人都是北漠人的時候,便也沒有再上前去打擾。

人家不歡迎,也就沒必要再上前去了。

當然陳長生也說不上討厭,都是人,不同的只是品行而已。

他繞過了綠洲,往更遠的地方走去。

直到遠遠的望見了土地,至此他才知道自己走對的方向,並沒有往反方向走。

又不知走了多久,他看到了一座城池矗立在眼前。

那城頭之上纂刻著【江古城】三字。

這裡臨近沙漠,但這座城卻取了這樣一個名字。

陳長生對此感到好奇,於是便走進了城中。

還讓陳長生感到意外的是,駐守在城外的一樣是北漠人,但他們卻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並沒有阻攔。

這也意味著,這座江古城也是如今北漠的城池。

而進城的人中也不乏有許多從大襄而來的人。

從樣貌之上很容易分辨出來。

這些人大部分都拖著貨物風塵僕僕,趕了很遠的路才來到這裡的。

懂了這也意味著大襄與如今的北漠之間還在通商。

對佔據了大襄的五座城池,商路竟然還在延續,不免讓人覺得難解。

進城後,陳長生來到了一家賣吃食的鋪子。

叫了一碗麵後隨即他讓小二打聽了起來。

小二跟陳長生說起了江古城。

這個名字有些特殊,但其實透過歷史也可以瞭解到為什麼會如此,早在很多年前的時候這裡曾是通天江的盡頭,但隨著後來風沙侵襲、江水枯竭,眼前的江道也隨之被風沙掩蓋,便也就不再有盡頭之說了。

但這個名字卻一直流傳了下來。

但讓陳長生有些意外的是,小二竟是大襄人士。

陳長生問道:“你是大襄人士,為什麼會跑到這裡來?”

小二聽後無奈道:“要不然沒辦法,誰樂意跑到這種地方來啊。”

“沒辦法?”

隨即小二解釋其他如今大襄境內的情況,不是戰事不斷,百姓沒有田種,但卻沒糧食吃,最終種出來的糧食,都上交給了頭頂的王爺。

賦稅繁重,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不得已之下,小孩兒就與同鄉的幾個人跑到了北漠這邊來開了一家鋪子。

所以說也掙不了幾個銀子,但卻能勉強維持生計,不至於餓死。

陳長生聽後皺起了眉頭。

在小二的慢慢講述之中,他也瞭解到了當初的七王之亂還有如今的五方勢力。

“一眨眼大襄竟然成了這幅模樣……”

陳長生聽後心中輕嘆,莫名有些不是滋味。

更多的則是有些擔心。

不知道秋月坊怎麼樣了,青山城呢,又會是何等樣貌?

小二嘆了口氣說道:“起初來的時候害怕北漠人會找我們麻煩,來了之後才發現是想多了,他們跟傳聞中說區別甚大,也不是豺狼虎豹,相反的其中大多數人都很講道理。”

許多年前的時候,北漠入侵大景,那時候就做過屠城的事情,但如今卻是大不相同了。

民族在歷史之下逐漸有了禮儀與教育。

這一切都得歸功於西蕭年代的一些政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