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百二十七章 貧道亦不如襄太祖 (第1/2頁)

加入書籤

乘龍而歸,見青山綠水。

鐘鼓長鳴。

人間的風采豈止幾年,幾百年就看的完的。

重歸故里,墨淵亦是有著不同的感受,看著那青山綠水,重山疊嶂,好似回到了從前他還在山野間閒遊的日子。

一切都是那樣的安寧。

“先生,我們去哪?是回流雲觀嗎?”

陳長生問道:“你想回去看看的話,那就先回秋月坊吧。”

“嗯。”

越是近秋月坊,墨淵就越是迅速。

說起來,陳長生也好久沒回來了。

二人落於那流雲山下,見那道觀之中香火直上青天。

墨淵抬眼望去,見那上山的石階整潔乾淨,只是這麼多年過去,難免多出了些許歲月腐朽的痕跡。

青石板上如今也多出了許多斑點。

墨淵開口問道:“先生近些年回來過嗎?”

“許多年前回來看過。”

“我記得以往張小六會來掃臺階,好多年前,他還給我送了燈籠跟對聯……”

陳長生沉默下來,半晌沒有答覆。

墨淵也明白了先生的不語。

“不在人世了嗎……”

“嗯。”

墨淵嘆了一聲,心中莫名覺得有些憂傷。

那是他少有的,記得清楚的人與事。

他抬頭望去,問道:“那如是何人在山上?”

陳長生想了想,說道:“也是曾經的人,你也見過。”

“我見過?”

墨淵回想了一下,卻是想起了幾張面孔。

“走吧。”

二人往那山上走去。

再度踏上這石階,一步一步彷彿都重了些許。

墨淵的目光望著山頂,他一直在看那道觀。

在他看來,他只有兩個家,一個在碧波湖,另一個便在這裡。

至那山門口,卻聞那觀中有誦經之聲。

誦唸的是道經,其聲平靜,誦經之人好似心如止水。

但門口的三兩腳步聲卻讓那誦經聲停了下來。

觀中坐著的人浮雲道人頓了一下。

他的目光看向門口,隨即便聽一陣緩慢的敲門聲響起。

他從那團蒲上起身,邁步走到門口。

緩緩拉開道觀的大門。

卻見兩道身影正在門前。

一襲青衫,一身黑衣。

浮雲道人愣了一下。

隨即卻聽墨淵開口道:“原來是你啊。”

陳長生看著他,沉默片刻後道了一句,“近來可好?”

浮雲道人那平靜的心緒在這一刻顫動了起來。

他忽的笑了,點了點頭。

………

道觀裡清淨。

一切從簡。

浮雲道人在後山開闢出了土地,種了不少東西,幾年前還買了幾根桃樹苗子種在了那裡,如今也已經掛果了。

倒是不愁吃,吃不完的也能挑到坊裡面賣些錢財,他只是一張嘴,倒不像他師父當初那般吃力。

浮雲道人沏了茶水,也是山上採的野茶,自己炒的。

幾人圍坐在桃樹下的石桌前。

“還是這張桌子啊……”

墨淵不禁道了一句,說道:“當年這桌子壞了又壞,換了又壞,沒曾想一走一回,還是這張。”

浮雲道人說道:“萬事萬物,不同也好,一成不變也是好的。”

墨淵不禁說道:“道長說的是。”

對他而言,那段時日是難以忘懷的,如今不變的桌子,也更讓他憶起曾經,都是好的。

陳長生看著浮雲道人,不得不說,眼前的人的確看開了許多東西,或許也不能這麼說。

有可能從一開始,那個喚作商陸的人便看的明白,看的透徹,所以他回來了。

不管是那西蕭皇帝還是這流雲觀的觀主,都是他該做的事情。

陳長生問道:“這些年,道觀裡只有你一人?”

浮雲道人道:“還有許多香客。”

流雲觀一直都不缺香火。

不管流雲觀是荒廢了多久,秋月坊的人都記得曾經這裡有一座道觀,曾經的時候,有過一位上百歲的道人,還有過一位仁善的道長,亦有過一位少年神醫行大義之舉。

墨淵說道:“這樣也就不孤單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