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五十六章 兔毫釉面,寢食難安 (第1/2頁)

加入書籤

“陶兄如今是就是在看鋪子?”

“平日裡閒著就看鋪子,不忙的時候就跟著師父去城外學燒窯的手藝,其實說來也不是夥計,倒是個學徒。”

“原來如此,陶兄如今學到何種地步了?”

“陳先生可就別問了,我學了這些年,連燒瓷碗都還沒學全呢。”

陶生無奈一笑,這手藝可不是造個窯點火就能成的事,火候,天色,還有各種複雜的因素都要考慮進去。

陳長生聽後道:“這般說來,陶兄的師父在燒製瓷器上不限於這些平日裡用瓷碗咯?”

陶生道:“不瞞先生,前些年的時候師父燒出過一批瓷器,後來直接進貢到上京了。”

陳長生不禁一頓,這怕是有大本事的人。

陳長生心中一頓,又問道:“陶兄可曾在你師父口中聽說過一種叫做青花瓷的燒製技藝?”

陶生想了想,卻是搖頭。

他沒聽師父說起過。

“青花瓷,是怎樣的?”

陳長生道:“陳某往年聽人說起,傳聞青花瓷器成品豐富多彩,明淨素雅,其上青色如山水畫卷一般,更有天青之色,尤為動人。”

“倒是沒見師父過。”陶生說道:“之後可以問問師父。”

陳長生接續說道:“陳某還聽聞過一種特殊手法燒製的盞,燒製過後釉面會形成兔毫、油滴狀等各類斑紋,華麗卻又帶著古樸,尤為動人,不知陶兄可有了解?”

“兔毫?油滴?”陶生頓了一下,問道:“畫上去的吧?”

陳長生搖頭道:“是釉面燒製過後自然形成的。”

陶生頓了一下,說道:“陳先生莫不是說笑,真有似兔毫一般的釉面不成?”

“陳某的確見過。”陳長生卻道。

陶生這時也反應了過來,面色也正經了起來。

若是真有這般釉面……

他連忙道:“陳先生可曾瞭解過這種燒製手法?”

陳長生道:“瞭解的不多,聽聞這樣的盞尤為難以燒製,光是燒窯都需持續燒製三日,冷窯又需四五日,最後成品不足一成。”

“這般難成!?”陶生也被這一成的成品率給驚了一下。

正說著,他裡面就將陳長生請到了裡面。

“陳先生你細細講。”

陶生拿起紙筆,打算紀錄下來。

陳長生見此便道:“陶兄,這盞恐怕要摸索許久才有結果,所耗費的精力與財錢都是巨大的,還需量力而行。”

陶生道:“陳先生放心便是,陶生知道分寸。”

陳長生點了點頭,隨即便將自己瞭解到的逐一告訴陶生。

龍窯、匣缽、窯變、釉面……

陳長生只講得出個大概,但具體的工藝他卻不清楚。

饒是如此,陶生還是一字不漏的記了下來。

陶生如獲至寶,待那筆墨幹了之後,小心將其收了起來。

“多謝陳先生!”

陳長生道了一句:“青花要容易的多。”

陶生聽後道:“先生放心,陶某還做不成這個事,師父出手,定會量力而行的。”

陳長生聽後也就不擔心的。

走的時候陶生還挑了許多精品的瓷碗瓷盤給陳長生帶了回去。

隨即他便關了鋪子,馬不停蹄的朝著城外跑去。

在那青山城外三里地處,正有三個火窯口燒著,周圍的溫度都要熱上許多。

“師父!師父!!”

陶生的師傅姓崔,祖輩上本是做著燒青磚的活的,後來傳來崔師傅這一代便慢慢轉變成了燒瓷器的活。

後來崔師傅四處拜訪,學了許多手藝,回到青山城後便專心於此道。

崔師傅正把控著火候,有些不悅道:“幹什麼,毛毛躁躁的,讓你看鋪子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陶生嚥了咽口水,說道:“師父你看這個!”

他連忙將懷中的紙遞了上去。

“什麼東西?”崔師傅挑了挑眉,隨即接過看了起來。

“師父你看那個‘龍窯’斜著鑄窯,這樣一來內外寒熱就會不同!”

崔師傅一下也認真了起來。

他仔細想了想那龍窯的模樣。

“妙啊,我怎麼沒想到呢?”

崔師傅頓了一下,隨即往下看了起來。

他眼中的光亮越發明顯。

看完過後他卻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