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十四章 我想學這個 (第1/2頁)

加入書籤

陳長生帶著他走進了書閣裡。

童知喚打量著書閣裡的陳書,裡面的許多書都很老舊,看著都是一些快被翻爛了的,而其中,大多都是一些道經,估計是流雲觀的存書。

陳長生走到最裡面,從那書架裡抽出了一本書來。

“這本書,你且收好。”陳長生說道。

童知喚雙手接過,問道:“先生,我現在能看嗎?”

“可以。”

童知喚翻開那本書,但一翻開他就愣住了,繼續往後翻,眼裡越是疑惑了起來。

童知喚眨眼道:“沒有字?”

陳長生只是說道:“一會就有了。”

童知喚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將那本書收了起來。

陳長生說道:“關乎於醫道,陳某所知的也不過是一些陰陽調和五行生剋之理,而關乎於藥理藥方,陳某一概都教不了你,所以,這些都得靠你自己一步一步去學。”

童知喚頓了一下,答道:“先生肯教我就是大恩,不敢奢求。”

陳長生擺手道:“藥理藥方不是我不教你,而是我也不會。”

“昂?”

童知喚愣在原地。

陳長生笑道:“是真的不會。”

他又沒學過醫,哪裡懂這些東西。

在童知喚愣神的時候,卻又聽陳長生說道:“接下來陳某給你講述五行陰陽之道。”

童知喚連忙回過神來,神色也認真了起來。

“陰陽相生相剋,凡寒、降、內、晦暗、沉靜,均歸陰,凡是炎、升、外、亮、動、均歸為陽。”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醫術上認為,陰陽平衡是人之康健之徵兆,而一旦這個平衡打破,出現陰陽的偏盛和偏衰,就會引起身體不適。”

“曾有醫言,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則溫之,熱則涼之,亦為陰陽平衡之道。”

“簡單來說,人之陰陽,以陽氣為熱氣,是火,陰為體內津液,為水,如過陽熱太盛,身體就會表現出乾燥,發熱,咽乾……”

“五行分金木水火土,對應心火、木肝、水腎、金肺、土脾……”

童知喚聽的很是認真,這些東西,其實他都在醫術上看過,並沒有感到太過驚訝。

但隨著陳長生越往後講,童知喚卻是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人有氣血,對應陰陽,尋常之人陰陽不平,需以藥治,而此間卻有控制氣血之法,以至根本不變,病無處來。”

童知喚愣道:“先生的意思是說,陰陽可控,這……”

“且聽我說完。”

陳長生說道:“你可曾見過江湖武人?”

童知喚搖了搖頭。

“自古便有言習武可健體強身,實際不止於此,到了一定境界之後,武人便可控制自身氣血,若受寒涼,氣血自溢,寒涼自退,若受火熱,氣血自平,火熱可解,亦是遵循的陰陽平衡。”

童知喚聽後大為震動,他頭一次接觸到這些東西。

陳長生繼續往下說去。

隨後他說起了武人是如何運氣,以達到控制氣血的目的。

童知喚忽然反應過來,說道:“若能控制自身氣血,是不是也可以控制他人氣血?”

“不錯。”

陳長生點頭道:“江湖有醫,借氣血行針,可解尋常藥物不治之症。”

童知喚張了張口,這重新整理了他對醫術的認知。

從小到大,他都只認為學醫只是學的藥方與藥理,卻從未聽過這樣的治病方法。

“先生!”

“我想學這個!”

.

.

秋月坊童家。

童才正一個人回了家裡。

妻子俞氏見他一個人回來,不由得問道:“知喚呢?”

童才正走上前去,拉著夫人走進了屋裡。

“怎麼了?”

俞氏眼中露出疑惑之色。

童才正坐下後才解釋了起來:“此事說來話長,你可記得知喚說起的那位先生?”

俞氏點了點頭,自然是記得。

童才正接著便將上山之後所有的事都跟俞氏說了一遍,讓俞氏知曉知喚知喚為什麼會留在山上。

俞氏聽後頗為震動,她嘴唇微張,眼中止不住的驚駭。

她略顯呆滯,問道:“這莫不是,仙人指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