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6章 麻辣九福晉33 (第1/2頁)

加入書籤

還沒慘到這個份兒上。

這聖旨不可能往前追溯,大清初期,到了康熙朝很多制度才明確規定下來,順治朝,男女關係的狀態很混亂的,沒法明說。

老十四又恨上老十三了,額娘死的早還有這好處?

老十三如今還是妃主子的兒子,而他呢?

他老十四如今就是個答應的兒子,從雲端跌落爛泥裡了。

這話……

康熙就不愛聽了。

合著你額娘身份尊貴了,你的身份才能尊貴?你這是嫌棄你身體內另一半,屬於你老子我的血統?

還是你老十四,覺得愛新覺羅家的血統不如烏雅氏尊貴?

“這個老十四,是真被烏雅氏給寵壞了腦子,當不得大用。”康熙扔了手裡的摺子,吐出來這麼一番話。

伴駕幫著一起處理奏摺的直親王和理親王對視一眼,老十四不夠沉穩,這回是徹底出局了。

生母地位低下有什麼打緊的?

只要你的才幹足夠,換個生母還不簡單嗎?

修改玉蝶的事兒罷了。

可老十四呢?

自己把自己折騰的,出局了。

這可不是一句年輕,就能含糊過去的事兒。

這完全是心性不足的表現。

就是他倆上位,老十四這輩子也只能閒著,這人不好用。

至於別的兄弟?

以前他倆爭鬥的時候,還真沒把別的兄弟放在眼裡。

如今換個角度再看,他們這一代皇阿哥,一個個其實都很出色的,只要不像老八那樣幹挖朝廷的牆角討好朝臣的事兒,那都是能用的好幫手。

所以,他們在老爺子問哪些緊要的職位上,該安排哪些人的時候,他們倆也不再避開其他兄弟了。

“戶部給老四看著吧,老四嚴謹,戶部的賬目也該跟內務府一樣,好好清理一下了。錢袋子嘛,任何時候都該賬目清晰明瞭。”老大說完,康熙就點頭了。

康熙也是這樣想的。

“禮部讓老七去吧,老三就是被禮部那些文官兒忽悠瘸了腦子,老七不會,他比老三警醒的多。”老二推薦老七去禮部。

老七這人別看不吭不哈,跟個沉默哥兒似的,老七是個急性子,脾氣也真的很暴躁,禮部的文官敢跟老七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兒,扯皮試試?

老七絕對能讓這些文官知道知道,什麼叫做‘皇家說的就是規矩’。

“老五也不能閒著了,讓去給簡親王打個下手,管管宗室裡的事兒去吧。”宗室的管控權,還在簡親王這種鐵帽子王手中,不合適,老五過度一段時間,就能接手了。

“老三也別叫閒著,給幾個人叫老三帶著修史書去吧。”閒出毛病了也不好,這會兒的老大和老二也沒想著搞死哪個弟弟。

都琢磨著把這些弟弟們,打磨打磨,自己萬一上位了,也好有個幫手。

這兩位還真不覺得自己壓制不住弟弟。

這就是身為皇長子和前太子的氣魄了。

雍正都沒這種膽氣,否則也不會對八爺黨那麼狠,不還是震懾嘛。

“內務府有老九足夠了,禁衛軍,皇阿瑪覺得交給老十三怎麼樣?”理親王語閉,康熙就閉了閉眼睛。

之前全都弄錯了,他要是早早知道兒子們還能這樣用,說不得也走不到廢太子的地步了。

以前康熙讓兒子們去六部,壓根沒給職位,也沒給許可權,這一回是真正給了管控大權的。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說的不就是現在的情況?

“九門提督,給老十吧,老十沒那麼多彎彎繞繞,是能安心辦差的人,皇阿瑪您要是不放心老十三和老十,咱們完全可以跟老十三和老十說清楚,先試用半年,看成效再說。”這樣不怕這兩人不拼命。

直親王這主意,康熙哪裡還能不贊同?

唯獨剩下個老十二,不好安排。

直親王不喜歡這個弟弟,清冷的跟菩薩似的,人哪可能活的沒有慾望?

一句話,老十二太假了,直親王不喜歡。

理親王無所謂喜歡不喜歡老十二,他只是對這個弟弟瞭解的太少了,著實不知道這人該怎麼安排。

別說理親王和直親王了,就是康熙這個親爹,提起老十二也頭疼的很。

“讓給老九打下手去吧。”康熙最後決定了老十二的去處。

老九:……

內務府我打理的井井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