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92章 建國後不許成精6 (第1/2頁)

加入書籤

蘇媽這話說的很中聽,可小腳老太太昨晚兒被蘇家的飯菜香給饞壞了啊。

小腳老太太本身就嘴饞,想吃點兒好的,昨晚上蘇家人做了好吃的,兩家就住隔壁,這麼近的鄰居關係也沒說給她送一碗好吃的,小老太太心底有氣,面上笑著,沒回應,心底快要把蘇家人給埋怨死了。

蘇還丹:……

這股子酸溜溜的怨氣,大早上還怪開胃的!

小腳老太太不搭理人,蘇家人也不生氣,相反覺得這老太太怪可愛的,以後一定要多交流啊。

蘇媽笑的更甜了:“您老歇著,我們這邊兒趕時間,就先走了啊。”

一大早就能享受一頓酸溜溜的怨氣,一家三口的心情格外好。

從後院到前院,這個點兒,院子裡都是人,除非蘇家人自動打招呼,否則這會兒院子裡的人還沒搞清楚蘇家的來路,一般都不會先跟蘇家人打交道。

看一眼,眼底都是探究,昨晚上被饞壞了,心底再罵兩句,還沒走出四合院呢,蘇家人通體舒泰,特別酸爽。

別說,昨晚上大魚大肉的,今兒來點兒酸的,渾身爽快。

蘇還丹直接上的是中學,學校距離四合院不是很近,走路需要四十分鐘,這會兒也有公交車,1950年,北京的公共交通僅限於6條有軌電車線路 ,巧了,蘇還丹恰好能坐有軌電車去學校。

之前路線都走過了,蘇還丹自己坐車去上學,完全可以。

父母也只是把她送到車站,再去軋鋼廠上班兒。

這會兒的學校是一星期六天課,今天是星期一,蘇還丹上週六就去報到了,今兒直接進教室上課就成。

50年代, 實行初小4年、高小2年、初中3年、高中3年的學制。

蘇還丹這邊兒打算老老實實上學,初中高中上完後,考大學,大學畢業分配工作至少是坐辦公室的。

她家這情況,也用不著她養家,可這個時代,家裡有個閒人也不對勁兒,蘇還丹又是十二歲的年紀,那不上學還能幹啥呢?

甚至大學專業都想好了,學醫吧,醫院裡,病患的小情緒還能少?

一切思量好,只差熬時間!

如今這個年月,上初中的學生少,學校不算小,但是學生數量少,一個年級分四個班,一個班不少於十五個學生,不超過二十個學生。

剛建國,民生這一塊兒還沒那麼快理順,老百姓家裡能讓孩子高小畢業就不錯了。

十一二歲的孩子就能打零工賺錢了,所以初中高中的學生才這麼少的。

而學生裡,女孩子更少了。

別說這個時代,九零年代重男輕女,父母最多讓女兒上完九年義務教育的情況都很多。

蘇還丹是初一二班的學生,班裡就兩個女孩子。

教室還算大,都是單人單桌,倆女生,老師也挺照顧的,給的是靠窗光線最好的位置。

這會兒教室,窗戶可不大,冬天取暖比較困難,所以室內光線不算很好,尤其是冬天,窗戶上還要貼東西保暖的時候,白天上課都要開燈的,五零年的燈泡,昏暗,光線發黃,可沒有白熾燈給你用。

蘇還丹穿的衣服鞋子都是蘇媽親手做的。

掐腰盤扣上衣,下身是收胯的闊腿褲,鞋子也做的大厚底的布鞋。

為了不出挑,沒有給繡花,上衣是藍底白色小碎花的粗棉布,下身就是黑色的粗棉布褲子,鞋子鞋面跟上衣一個布料做出來的,兩條麻花辮,綁帶都跟衣服同花色的布料做出來,打了個筆挺的蝴蝶結,加上衣服剪裁好,做工也好,穿出了套裝的感覺。

蘇媽其實一開始想給蘇還丹穿改小的綠軍裝的,這個時期,穿綠軍裝才叫潮流。

可蘇還丹還真不愛那個,就喜歡這套。

斜挎書包倒是部隊裡用的那種,新的,季紅蓮給的。

班裡的學生,有人的衣服帶補丁,另一個女生王夢華甚至穿著列寧裝,小皮鞋,從穿著打扮上,就能看得出來學生的家庭背景。

中午,基本都是帶飯的,飯盒開啟,一看伙食,就能看出來學生家的家庭條件了。

蘇還丹穿的不是列寧裝小皮鞋,可飯盒一開啟都是葷菜,這啥家庭條件啊。

計劃供應是1953年10月16號提出,1954年9月開始實施,持續到1980年代中期才結束。

如今,家裡有條件的,只要市面上有,就能吃到肉。

王夢華父母都是官兒,家裡也做不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