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93章 流放邊疆27 (第1/2頁)

加入書籤

汪氏懵了,眼前的人就跟換了似的,以前可沒這麼大的脾氣。

那是因為以前你也沒這麼找過事兒。

你要好好過日子,和睦相處,蘇還丹瘋了才會見誰跟誰槓。

“還有事兒嗎?沒事兒我就回了,以後要不是真的身體問題,最好別來找我,我不耐煩摻和別人家的事兒。”都分家了,想什麼呢?

你們婆媳之間鬥法,憑啥把我牽連進去?

汪氏冷著臉,低著頭,一聲不吭,就靠著床架子坐著,蘇還丹也沒搭理,轉身就走。

一出門就遇上老夫人了。

老夫人的臉色著實算不上好看。

“回去吧,你說的對,有病了找你來無可厚非,你也不是見死不救的人,沒事兒了,還老折騰你,那就是叫你來的人不對。”老夫人心底的火氣噌噌直冒。

可這火氣不是衝著無辜的蘇還丹來的。

蕭家被流放了,一開始,一家人凝聚成一股繩過日子的經歷,是老夫人最喜歡的時期。

在國公府過日子的時候,蕭家都沒那麼齊心協力過,只是比大部分的權貴世家強而已。

可經歷過那個時期後,如今家裡又變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計,老夫人就覺得這個變化讓她格外的不好適應。

人心思變,這話果然是真理啊。

生活水平的變化,都能改變人心。

更別說蕭家如今不只是生活水平變了,權利也重新拿回來了。

蘇還丹平靜的跟老夫人說了兩句話,就回去西跨院了。

一回去孟氏就拍了拍蘇還丹的手:“受委屈了,等著,娘一定給你找回來個公道。”

吃完午飯,蘇還丹和張氏都哄著孩子午睡去了。

孟氏去廚房讓廚娘做了一道芝麻花生餡兒的甜口合意餅,去看老夫人去了。

孟氏一來老夫人就耷拉著眉眼,這是兒媳受委屈了,當婆婆的來討公道了。

都說三房人口少,事兒也少,所以三房的日子過的最和美。

老夫人可不信這個話,三房之所以過的這麼和美,全靠三房的人不愛找事兒,孟氏這個當家主母又是個聰明人、明白人。

上,能管得住丈夫。

老夫人自己生的兒子,心裡能沒數?

小兒子那就是一點就著的炮仗脾氣,很多事兒都明白怎麼處理,可脾氣上來了,就啥不顧及了。

沒娶孟氏之前,小兒子闖了多少禍?

娶了孟氏之後,老夫人心塞的表示,有些話,當孃的說一萬遍,都不如兒媳婦說一句。

也不是埋怨小兒子娶了媳婦兒忘了娘,而是老夫人一開始不明白,同樣的事兒,自己說一萬遍都不管用,憑啥孟氏說一遍,小兒子就記住了?

後來老夫人才知道,孟氏拿她小兒子當幾歲大的孩子哄著過日子呢。

老夫人:……

這一點,她這個當孃的的確做不到!

知道這個情況的時候,真的很心塞,可小兒子的日子過的和和美美,她這個當孃的就只能裝聾作啞了唄。

對下,孟氏對兩個兒子來說是真正的嚴母,就是對兩個孫子,那也嚴厲的很,唯獨叫孟氏心軟的只有曦姐兒這個蕭家幾代人盼來的小孫女。

對倆兒媳婦,孟氏從來是拿出對女兒的心來相處的。

哪裡做的不合適了,當眾說,從不藏著掖著。

做的好了,當眾誇,從不覺得自家人誇自家人有什麼不對的。

誰要是敢越過孟氏拿捏孟氏的倆兒媳婦,那不好意思,就是老夫人這個當祖母的多說兩句,孟氏都不會高興,找機會就會跟她談個心之類的。

這不,蘇還丹剛被汪氏找過那麼一次,蘇還丹也沒吃虧,甚至還把汪氏的小心思都給說破了,結果孟氏這個當婆婆的還是找上門了。

老夫人有時候覺得,看著孟氏這個小兒媳,她心底都會咯噔一下……

“娘,今日身體可還安好?丹孃的醫術您是知道的,要我說,咱家也該一個月,或是半個月診一次脈?”孟氏一來就直戳診脈的事兒,擺明了是在指責汪氏不懂事兒嘛。

“行了,你來的目的我都知道了,汪氏今兒做的是不對,不管她跟你大嫂之間有什麼事兒,都不該把丹娘牽扯進去,這事兒以後不會再有,娘跟你保證,你趕緊回去吧,看著你就頭疼。”老夫人不是真頭疼,而是心煩。

本來沒啥大事兒,孟氏特意又來找一次,老夫人都有點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