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9章 流放邊疆3 (第1/2頁)

加入書籤

蕭家的親家們來的時候都光明正大的給帶來了傷藥和一些別的常備藥丸子。

從京城到西北,步行少說要走兩個月,老的老,小的小,一路上,押送蕭家人的衙役也不敢叫蕭家人餓死,可萬一生病了呢?

蕭家本身也有好傷藥,打板子,昏君也沒衝著把人打死打殘去,所以休養了一天,蕭家男丁就能上路。

一大早的,禁衛軍統領恭敬的送蕭家人出城。

蕭家人走的時候,身上也沒有鐐銬和枷鎖。

身上穿的都很樸素,從裡到外,穿的很齊整,一個個,身上揹著的只有親家們送來的藥和祠堂裡先祖們的牌位。

禁衛軍們甚至還要顛一顛每個牌位,就怕是金銀打造,是蕭家用來掩人耳目要帶走的錢財。

就說這昏君在搞錢這一方面,腦子多好用吧。

不是昏君專門讓親信太監來盯著,禁衛軍們哪會檢查人家的牌位?

不怕衝撞了?

這個時代的人可敬畏鬼神祖先了。

離開京城,老國公爺面向京城跪地磕頭,蕭家其實是京城人士,這一走,什麼時候還能迴歸故土,就不好說了。

老國公爺這麼做,兒孫們還能不跟著?

蘇還丹就覺得自己的膝蓋遭了大罪了。

跪完了,未來兩個月,她嬌氣的雙腳,照舊要遭罪。

走兩個月啊,還吃不飽睡不好,這個罪,蘇還丹是真沒受過。

如今是盛夏季節,六月下旬,天氣炎熱,走在路上,曬的你頭昏眼花,半天功夫,穿著布鞋的腳底板就都是水泡。

一天兩頓飯,早晚一人一個黑麵饃饃,說饃饃也不準確,就是八成不知道什麼品種的野菜摻合了兩成麵粉,蒸出來的野菜糰子。

別以為這是折磨蕭家人才給吃這個,押送蕭家人的衙役們,吃的也是這個,就是人家衙役們,飯店遇上食肆,或是茶水鋪子,人家會給自己加餐,蕭家哪怕身上有錢,都不允許加餐。

平日裡,衙役們跟蕭家人吃的一樣。

天氣炎熱,每天的水,還是管夠的。

這麼著走了十天左右,離開了京城地界,又越過了鄴城,當天夜裡在鄴城十里外,領頭的趙衙役一改之前對蕭家吆五喝六的嘴臉,恭敬的來給老國公請安來了。

“國公爺,這幾天對不住了,叫您一家受委屈了。都偵查好了,後面跟著的人,都沒了,接下來的路,您一家也不用這麼遭罪了。”趙衙役以前也是西南那邊兒的兵,後來調回來京城當差,說起來算是蕭家一脈的軍戶出身。

趙衙役對老國公爺那可是很有感情,以前祭祀老國公爺手底下的兵!

蕭家的親家們都派人和馬車跟著呢,後面蕭家人能坐馬車趕路。

“再熬幾天,聖上派來盯梢的人走了,還有別人等著抓老夫的把柄呢。如今這樣也不算受罪。”老國公是真不覺得徒步是遭罪。

大齊朝的兵,打仗的時候,那才叫遭罪呢,貪官汙吏橫行,一天就吃一頓飯,還是半飽,可卻要在戰場上廝殺一天,多少士兵是因為吃不飽飯餓死的?

皇帝以為抄了蕭家的產業就能給彭貴妃修建飛雲宮?

那是做夢,蕭家窮的叮噹響,家業就那麼些,一大家子吃喝拉撒剛剛夠用,多餘的錢財,都偷摸買了糧食給西南的軍營送去了。

就這,蕭家婦們的嫁妝收益也沒少填進西南。

蕭國公府傳了五代了,蕭家婦從來都跟蕭家一條心,搭進去嫁妝的蕭家婦不在少數。

他蕭家最值錢的可不是那些產業,而是能征善戰的軍事手段,以及每一代人娶進家門的蕭家婦。

都說蕭家日子過的紅火,有這些明事理的蕭家婦打理內務,蕭家的日子確過很和美。

打發走趙衙役,老國公才跟兒孫們說:“路上不到萬不得已,最好別想著享福,咱們如今成了軍戶了,那男丁只要滿十二歲就要上戰場的,男丁要是傷了,不能上戰場了,這兵役甚至要落到你們媳婦兒身上,所以啊,徒步的這兩個月,就當打熬筋骨了。”

蘇還丹:……

剛琢磨著自己快要熬出頭,能坐馬車了,結果老爺子來這麼一番話。

這讓蘇還丹想說句反駁的話都沒那個臉。

畢竟西北邊境上如今正在打仗呢,去了就直接上戰場了,隨時能死人的。

老爺子的考慮並不多餘。

不只是不能坐馬車,老國公讓老妻帶著年幼的孩子們上了馬車,其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