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章 九零進城記26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八月初一,大姐就生了,生了個兒子。

可把大姐夫祖孫倆樂壞了

蘇大奎和姜春華也高興的很,親自在醫院裡守著,家裡的一攤子全都撂給蘇還丹和她二姐了。

姜春華如今在自家樓下開了個商店,一個月賺的比大部分人的工資多一倍。

也不知道從哪聽來的,說是這個商店不能關門,大過年的都要開門兩小時,這不,蘇還丹就留家裡守商店呢。

凌晨四點,大姐被送去醫院的,九點,去醫院的人才想起來給商店打電話,通知蘇還丹,她大姐生了個兒子。

二姐也在家裡呢。

這會兒幫著在大姐家的食堂裡盯著呢。

大姐夫這邊兒也收了兩個徒弟,出師不能夠,可頂大姐夫一天工,做一天飯菜還是可以的。

自打有了孩子後,大姐夫的事業心就收不住了。

以前就是給工地做一日三餐,如今收了徒弟後,還做起了村裡人的買賣。

稀飯、豆漿、油條、豆腐腦、素包子、肉包子,茶葉蛋,就這幾樣,園藝村的村民以及其他人家的租戶都不樂意自己做飯了,來這邊兒買,早上才能多睡一會兒。

只這份兒早餐生意,大姐家每個月的收益就翻了一倍。

正應了蘇大奎那句話:“男人有了孩子,只要是個疼孩子的爸爸,那一定會為了孩子努力奮鬥。”

大姐是順產,住了三天,掛完消炎針就抱著孩子回來了。

蘇還丹看著孩子像紅皮小猴子,乾瘦乾瘦的,總覺得她媽的話不靠譜,這麼個紅皮小猴子,哪裡好看了?

還未來面板會雪白雪白的?

怎麼可能嗎。

上輩子,蘇還丹大姐二姐也不是沒生孩子,可她那會兒不是已經病了?姐夫們就不許她這個生病的小姨見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就更見不著了。

所以,孩子,對於蘇還丹來說,是個很陌生的群體。

等蘇還丹快要去學校報到的時候,大姐這個兒子也滿月了,家裡興師動眾的給辦了滿月酒,園藝村老坐地戶,能來的都來了。

儘管很多人私底下笑話蘇大奎是花錢買吆喝,外孫子都不跟著你姓,你一個當姥爺的比親爺爺還顯擺……

可該捧場的,人家也沒含糊。

滿月的小東西再看,早已不是紅皮小猴子的樣子了,吹氣球一樣的吹起來了,體型圓鼓鼓的,面板還真跟她媽說的一樣,雪白雪白的。

一個月的小孩子,蘇還丹還是看不出來長的像誰,私心以為,長的是蘇家這邊兒好一些,蘇家人的樣貌,都不差。

孫偉勝,是給這小子取的名字,蘇大奎給取的。

當姥爺的是真稀罕孫子。

蘇還丹跟她二姐一起,都送的金三件兒。

一對兒小手鐲,一對兒腳鐲子,一個長命鎖。

辦完孫偉勝的滿月宴後,蘇還丹就急匆匆回去了學校了。

她考研了,研究生該報到了。

蘇還丹跟的導師,恰好是她大學三年班導的丈夫,姓徐,都叫他徐教授,這人是第一次帶研究生。

一共帶了四個研究生,就蘇還丹一個女生。

去報到後,就在學校裡住了一天,然後就跟著導師去了上海。

幹什麼呢?

這邊兒有個國際性質的博覽會,徐教授帶著四個研究生去做翻譯的,教授有外快賺,蘇還丹他們四個純屬義務工。

徐教授也是第一次帶研究生,他就怕自己的學生沒有收入,會有情緒,所以是這麼跟自己的學生說的。

“這是難得的是社會實踐課題,博覽會包吃住,這條件如今很難得,前後也就半個月的時間,等這次回去,我幫你們牽線,你們也跟翻譯出版社合作合作,賺點兒生活費,都研究生了,學校給的那點兒補助啥也不夠,我是希望你們一個個都爭氣一些,最好能把自己的學費生活費都賺出來,能給家裡減輕點兒負擔最好。”這話說的很有水平,徐教授也的確很關心自己的學生。

至少其他三個男同學,聽了徐教授這話,那真是眼眶都紅了。

都是普通家庭出身,哪怕家裡能供得起學,可讀研究生也都是二十二三的歲數了,九零年代,這個年紀的人結婚的太多了,結婚了,自己養活自己的小家,能照顧爹媽,可他們這些讀研的學生就不是這樣。

說起來前程遠大,家裡人也樂意咬緊牙關繼續供養他們讀書,可父母一天比一天老,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