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外傳 屯虎牢進退兩利 (第2/2頁)

加入書籤

共同瓜分徐州?”此時飛熊軍統領潘鳳出言問道,在他看來以袁曹之間的交情和近幾年表現出的合作,同時出兵之舉卻是極有可能。一個曹操能令徐州面臨崩潰,那麼再加袁紹,陶恭祖將以何來抗拒兩大豪強聯手?

“鳴之將軍所見頗深,但此局面當不會發生,至少袁紹不敢明目張膽與曹操聯手,蓋因其始終缺乏進軍徐州的正當理由,別人殺父之仇又關他何事?當真袁本初不管不顧各位將軍有用武之地了,而此情田元皓審正南等輩不會不見。”看著潘鳳微微頷首,戲志才又再言道,對他的問題只能由戲郭二人來解釋最為恰當。

“軍師之言有理,鳳受教了,但明面不行,暗卻可耍些手段。”一番話說的潘鳳連連點頭,眾將之有此想法者亦不在少數,真按戲軍師所言,他們倒寧願袁紹出兵徐州。此亦是劉毅願意看見的局面,有不周全的想法沒有關係,怕的是沒有想法,那便難以進步。待得戲志才說完潘鳳先是對軍師一抱拳,繼而再度問道,想要不落口實的辦法卻還有許多。

“呵呵,暗聯手更費周折,這二人可沒有主公一諾千金之名!”這回卻是郭嘉笑道,只要不能明著出兵,那暗地裡只能出錢出糧了,袁本初如今可是窮的很。

聽郭軍師這麼稍加調侃,眾將亦是莞爾,這一方出錢出糧一方出兵出力之事以前並不是沒有,但後來卻總會是不歡而散,利益之間的分割也很難達到真正的平衡。況且在奉孝看來倘若袁紹選擇暗聯手,那不如不顧劉毅的威脅直接出手了,那樣風險大但至少收穫極大。

“軍師,方才言及袁紹出兵缺乏光明正大的理由,此處合深信之,有我軍在側冀州的確不敢輕舉妄動,但主公向來對冀州田豐沮授審配等人極為看重,這個理由雖然難找,但倘若以各位軍師之能又豈能找不到?”張合沉思有頃也是起身言道,所謂理由也只是一個說法,倘若沒有劉毅在袁紹根本用不著如此麻煩,而他麾下既然有一眾智謀之士,此事應該也不算太難。

“張將軍謬讚了,現在不是找到找不到的問題,倘若沒有曹操此事,田沮等人怕是早已想好該如何為之,但此事一起,他們還能想出什麼曹操更好的藉口?”郭嘉隨即接道,倘若曹孟德出兵徐州,劉毅一時還無法阻止,或者說在事情進展到一定地步前很難阻止,可若袁紹再去與之聯手對付陶謙則徐州必敗,到那時難道只有田豐沮授會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那一套嗎?

“軍師高見,合佩服。”張合聞言一愣,很快卻想到問題關鍵,當下是由衷言道。

“和兄,倘若我是袁紹,待到曹操與陶謙兩敗俱傷之時再行出手,則我軍靜觀其變會不會鞭長莫及?”一番探討下來,賈詡方才靜觀袁紹之變的言語得到了眾人的認可,此時卻是張虎的出言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靜觀其變需要反應及時,而冀州青州離徐州可是極近。

便是劉毅也在暗思索張虎所說的那種可能,真若是此局勢,袁紹可以席捲徐州青州嗎?自己有能否下得了和袁本初徹底翻臉進行大戰的決心?如此規模的戰鬥並不在他短期的規劃之。那麼此事發生的可能又有多大?一番沉吟之後劉毅也想到了關鍵所在。

“子才,單以徐州之處觀之,袁紹此舉乃是善之法,既不用耗費太多兵力,還可以趁勢將徐青二州席捲,且以兩方實力對,到了一定地步僵持不下亦極有可能。但無論是曹操袁紹想為此事便繞不開主公,倘若二人因此生隙,對主公日後可非壞事。”賈詡的回答可謂正合劉毅的想法,以眼下局勢並幽二州的強大會給二人帶來極大的壓力,以這兩位漢末豪強的眼光不會看不出他們現在是合則力強分則力弱,倘若平衡一旦被打破那麼任何一方獨抗劉毅都會極為吃力。

“嗯,和兄周到,既然如此靜觀袁紹之變再定我軍之動當是策,不過為防意外,虎牢方面我軍是否要加強力量?亦給曹孟德一些威懾?”賈詡這番話說的不是很明,眾將都在思索其玄機,但張虎自是瞭若指掌。賈詡說的沒錯,倘若袁紹把握不到可同時將兩人掃滅的機會卻如此為之無異殺雞取卵,而那種機會是那麼容易把握的嗎?幾乎沒有可能。

“子才所言應是當務之急。”賈詡頷首道,張繡鎮守的虎牢關可是出兵兗州的最佳所在,現在的兗州刺史名義還是劉延但明言人都知已然實際在曹操掌控之下,其情與當年劉毅劉虞相似。那裡可是曹孟德的根本所在,只要在虎牢調集大軍,定能牽扯對方極大精力!且對幷州而言也是謀求先機的一種手段,一旦形勢需要,並非沒有直接出兵的可能。ntent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