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外傳 冀州風雲雙雄謀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毅一笑親自為劉虞添了一杯茶,便繼而言道:“刺史一片為國之心才會有些心急,人之長情也,眼下還是繼續坐鎮幽州最為妥當,待明日入城之後毅可在幽州留下五萬精銳由刺史調遣,又何懼於夫羅和袁本初。”潘鳳的飛熊軍,臧霸的飛虎軍以及張合的白虎騎將會被留在幽州,加幽州降卒以及北平之士卒編成的新軍,五萬人馬便可拱衛幽州。

“郎生既然思慮周全,老夫不再堅持了,不過此次幽州別駕與治必須要換,州郡官員亦要調整,郎生還要在北平待一段時日才是。對了,聞聽肖公鄭公每日在南山書院誨人不倦,老夫實是心嚮往之。”劉虞微微頷首一笑道,言意思亦很是清楚,往後幽州諸事劉毅一言可決。至於最後那句話倒是真心實意,如今南山書院在大漢已經是一流學府。

劉毅心道和聰明人說話是痛快,而對南山書院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刺史有此心毅倒也正有此意,北平城外玉泉山環境優雅與南山之處頗為相似,可設玉山書院與此為南山分院,亦可為幽州一眾學子提供一安寧的讀書環境,時逢『亂』世,更需要人才為大漢效力。”

“好好好,玉山書院,南山分院,郎生之見是也。此事可以馬籌辦,郎生,等到玉山書院開啟之時可否讓肖公鄭公前來?”劉虞聞言大喜,一連說了三個好字,他亦知道劉毅說了會做,南山書院從籌備到招生也不過數月時間,自己今後可以相助劉毅效忠大漢,又能教書育人何其樂哉?這不劉公此時已經進入角『色』了,肖元鄭玄可是大漢壇的泰山北斗。

“這……毅當盡力而為。”看著劉虞一副歡欣鼓舞的樣子劉毅也是暗暗好笑,不過自己祖父此時已然年近七旬,鄭公更過了八十,雖說精神極好可長途奔波也是難事,一切還要留待器具歲新式交通工具打造出來。

說起書院,劉虞興趣大增,二人一直聊到深夜方才散去,而倘若不是劉毅第二日要入北平,看劉刺史的架勢是通宵也不在話下。

次日一早,劉毅親率幷州大軍入城,得知燕候前來北平百姓爭相一睹肖郎風采,他們沒有失望,除了雪白神駿戰馬之的年青人丰神俊朗,那些士卒亦是精神十分!數百人的佇列連腳步聲都是一個,身偷著一股肅殺之氣!也難怪他們可以擊敗白馬將軍的部隊。當然甘寧和朱寶等人亦將安保做到了極致,直到劉毅入府他們的心才能稍稍放下。

入城之後劉毅自要接見北平一眾名流世家,而劉毅的公子翩翩又是最為適合這般場合,給所有人的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宴席之後天耳卻是傳來了一條令劉毅最不願意聽到的訊息,在五日之前,袁紹從北海出兵,馬步軍八萬直取冀州治所鄴城!

鄴城剛被

(ex){}&/ 但再看看這些評論是何時?是在官渡之戰袁紹兵敗之後!那麼之前了?現在的袁本初還不是那個雄踞四州帶甲數十萬的霸主,他還在崛起的過程之,怎能以後來的評論視之!事實證明此次在攻擊鄴城的時機把握便是極為精準,現在的袁紹招賢納士志在天下又如何不如曹『操』?

官渡之戰的確是袁本初一生最大的敗筆,他也的確犯了史書所載之事,不過實力一旦擴大到一定程度,患得患失便是很正常的事情。兩軍交戰亦有不少運氣成分在內,不要忘了在曹『操』親自率軍突襲烏巢之前袁紹大軍一直是佔據優勢的,用險求勝來形容此戰亦絕不為過。

“兵貴神速,主公此言深得兵法之妙,虎佩服。”聽了劉毅之言張虎微微思索首先言道,此四字足夠形容袁紹攻擊鄴城之舉了。而奉孝此言一齣戲志才和眾將也是紛紛頷首,主公用語確是精到。

“子才謬讚,毅可不敢當,元龍,你對鄴城之情最為了解,如今袁紹大軍八萬甚至更多,以其麾下戰力韓向能守得了多久?”劉毅聞言是破天荒的“老臉”一紅,急忙藉著對陳登出言來掩飾自己的尷尬。

穿越而來,盜用後人的版權倒也平常,郎生沒少幹此類事情。但眼下情況有些特殊,版權人在面前了。劉毅記得兵貴神速正是出自張虎之口,乃是曹『操』擊殺袁紹長子袁譚之際,袁氏兄弟逃亡烏桓。此時天氣寒冷大軍疲憊,正是張虎一句兵貴神速堅定了曹『操』出兵的信心,結果自是擊潰敵軍,袁熙袁譚再逃遼東為公孫度所殺,曹『操』更擊殺蹋頓。

“倘若沒有我軍相助,鄴城能撐半月已然相當不易,袁本初不是公孫伯圭,袁家在冀州的影響極大,便是這半月還是在鄴城沒有內應之下。”在座之人算看見主公臉紅也不會直言相問,陳登聞言思索片刻之後方才出言道,他在鄴城可是很下了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