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外傳 雲中會盟天下知 (第1/2頁)

加入書籤

當晚眾人一番豪飲,第二日一早於夫羅已然率領右賢王於緊及一眾大部落首領前來,至於左賢王劉豹,這個場合他前來可是不宜。燕候素來恩怨分明,說的難聽一些是有仇必報,劉豹要真來了還不知道燕候會如何待他,又何必掃眾人之興了?

劉毅聞訊率領眾將迎出二十里以示待客之意,這還是他和南匈奴單于於夫羅的初次會面。之前雖然與之多有交手,但二人從未正式對過,至於剩下的那些匈奴大頭領,郎生基本全部熟悉了。

相見之下燕候只用了一句不打不相識令得氣氛輕鬆起來,以前除了於緊和金善,不少頭領都只見過劉毅在戰陣之的風采,今觀其待人接物亦令人如沐春風,不愧大漢名門子弟。這一刻眾人也再度對金善頭領的那句話深以為然,只要不與之為敵,劉郎便會是最好的朋友。

燕候與於夫羅單于相見之時,匈奴佇列之一名面罩黑紗的騎士看的也是十分仔細,看他控馬是純屬無,但身材之尋常士卒瘦削了不少。雖然刻意以斗篷掩蓋,但方才一陣風過去,窈窕身姿便顯『露』出來,竟是健美非常。

不用說此人便是於夫羅的掌明珠察蘭了,神威天將軍好大的名聲,她也是直到今日方才一睹劉郎真容。和當年的思雲珠一樣,在察蘭眼英挺雄健的劉毅之族那些粗豪情大漢可要好看太多,咱們燕候的顏值可不是蓋的,且之當初少年今日的郎生更添成熟氣質。

劉毅此時並沒有在意於夫羅身後的騎士,將眾人請進主帳便是分賓主落座,有過懸河之會的經驗和對匈奴的瞭解,劉毅在禮節方面也不會有絲毫疏忽。包括明日的會盟大典都有著兩套流程,落座奉茶之後燕候首先交代的便是此事,還請於夫羅派專人去監督檢視是否會有瑕疵。

“君侯安排自然妥當,又何必去看?”對劉毅的態度於夫羅是十分滿意的,此次畢竟是他們下風求和,之前還有顧慮劉毅會因此對他們有些輕慢之舉,以單于之尊會下不來臺,可今日一見他劉毅的一舉一動之都透『露』出對他們應有的兄弟尊重,此刻亦要大度的作出回應。

“此乃應有之義,單于乃守信重諾之人,劉某亦是佩服,如今會盟和兩族之利,今後還要與單于互助互利,此茶名為君子針,有敬君子之意,毅以此茶先敬各位一杯。”劉毅一笑言道,隨即舉起杯茶來,於夫羅派人表天子送去了不少禮物,自然皆是郎生之意。

“呵呵,我不太懂大漢的茶道,不過既然君侯說好當定是好的。”於夫羅微微一笑舉起茶來一飲而盡,果然如劉毅之言,入口那一瞬雖然有些苦味,但隨即便化為甘甜齒頰生香,亦是極為淳厚。

大漢初平二年三月十一,平北將軍燕候劉毅手天子之命與南匈奴單于於夫羅在雲會盟,儀式按照大漢和和

匈奴的模式各進行一次,亦用兩族的字和方法分別加以記載,史稱“雲之盟”。

(ex){}&/ 隨後是一陣匈奴風格的載歌載舞,劉毅揹著察蘭則在一片美妙的歌聲和舞曲之被送進了專屬他們的營帳。而於夫羅和匈奴頭領們在此時又選擇了和大漢眾將拼酒,作為孃家人的後者又豈會相讓?這一夜喝得可謂是天昏地暗,對此劉毅倒很是滿意,至少不用自己喝。

雖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但劉大公子今夜卻沒有真正的洞房花燭,而是和察蘭進行了一番較深入的交流。至於道理郎生說的十分霸氣,按匈奴的規矩先來是對你表示尊重,但接下來要按大漢的規矩來,既然匈奴在先了,洞房花燭得放到大漢婚俗之後。

對此察蘭小姐還是十分通情達理的,因為她從來沒有遇見過如此能說會道的男人!聽父親和叔叔們說,燕候的學問在大漢都是頂尖的,不遜於他的武藝,今夜聽他說了那麼多果然極有道理!

第二天劉毅請了老將軍劉勇做他的主婚人,果然按照大漢的習俗又來了一遍。對邊軍計程車卒們來說那是他們最為值得驕傲的日子之一,因為將軍的婚禮他們都成了嘉賓,還享受到了豐盛的美食美酒,心自然會為將軍送最美好的祝福!而劉毅而言這也是他最舒暢的一場行禮,因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沒有半點去做扯線木偶的感覺。

成禮之後,於夫羅和一眾大頭領又在雲留了三日,今後雙方的進一步交流交換了意見。劉毅也瞭解到此時的南匈奴對於西域諸國是有著很大的興趣的,如說烏孫或是車遲已經在他們的控制之下。對此郎生不會表態,此時的西域還有不少的綠洲,之後世要繁盛許多,而隨著大漢的內『亂』,西域都護名存實亡,他不會永遠坐視下去但並非眼前。

在於夫羅等人回去之後的第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