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搬石砸腳言官事 (第1/2頁)

加入書籤

萬里之外的天竺戰場傳來訊息,一眾小將都建立功勳,劉毅等人亦是極為欣慰,說道理武將的價值還是要在兩軍陣上方能體現出來,此次大戰對大換血之後的漢軍也是一次檢驗,唯有真正經歷戰爭,部隊才能成熟,那是再多的演習也比不上的。當然此時劉毅還不知漢軍各大主力的精彩表現,否則還將更為欣然。

“好了大哥,咱們也別在這猜了,聽著他們的訊息我的手都癢了,要說還是先去三清宮吧,反正隨後還會有訊息傳來。”一番言語之後甘寧首先言道,看著別人建功自己不能上陣,對身經百戰的眾人而言也未必不是一種折磨。

“行,就依二弟,匡胤準備一下吧,馬上出發。”劉毅點頭笑道。

有趙大善人安排一切,自然極為妥當,不光劉毅等人,蔡琰甄宓風若曦和王欣然也皆隨行,有著毒王妙手,眾人自然不會擔心太多。況且漢末也沒有照片,畫師們亦絕不會將天子的樣貌畫的太清,按照宮規那可是犯忌諱的事情。因此百姓們對天子的樣貌也只是知道大概,只是蔡琰他們需要費些心思罷了。

三清宮在臨潼以西十餘里的焦山之上,劉毅一行乘坐馬車到了山腳之下,便都下車步行,一路之上都是絡繹不絕上山敬香的百姓,或一人而來,或三兩成群,更有甚者全家出動,不由讓劉毅想起當年陪著母親一起上山求神的景象,可惜太后此時已然過世,天子固然照顧極為妥當,可畢竟母親年青時虧損太多。

“夫君,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不必想太多了。”多年的夫妻根本不用說話,蔡琰一見劉毅的樣子就知道丈夫在想什麼,因此靠在丈夫身邊輕聲言道。

“夫人說的是,生老病死,皆有天定,我只求一生安樂。”劉毅微微一笑抓住了愛妻的玉手輕聲言道,蔡琰掙了兩下哪裡掙得開,又聽他說的情真意切,夫妻對視一笑,一切都盡在不言中,又何必在乎任何人的眼光?

一行繼續上山,焦山並不高,劉毅等人皆是腳步輕快,而蔡琰等人多年來也得王欣然傳授養生之術,雖是不通武藝卻也身輕體健,至於秋月夜風若曦馬雲祿那都是武藝高強之人,區區一點點山路當真不算什麼。

最後到山頂有一百多階臺階,都是信徒們幫忙建造的,此時抬起頭已經可以看見高達四層的三清宮。鼻尖一陣香氣傳來,半空則是香菸繚繞,頗有點神仙洞府的氣象,這宮中據說光是道人便有五六十人,此外雜役一處有百人之多。

如此規模的道院在大漢還有十幾處,最大的則在京師郊外玉泉山以及漢中祖庭,其實以此時道教的信眾還能建築更大規模的道館,但劉毅和張魯有過約定,凡事不可太過鋪張,大漢剛剛一統,當以蓄養民力為先。因此很多道館都有自己開墾的良田,讓那些無田之人耕種,更有不少信眾也會主動前來為道館種地。

如此一來除了香火之外,道館也有了額外的收入,不時為各地修橋築路,名聲也越發的好,如此一來形成良性迴圈,百姓也都有了正確的導向。

大殿之前的廣場有數十丈方圓,顯得氣勢恢宏,廣場中間那個大銅鼎乃是各地大家捐款所贈,不但重達三千餘斤,更是造型精美,人物,花鳥,皆是栩栩如生!既體現了大漢精緻的鑄造工藝和雕刻技術,也體現出了昌盛的國力!傳說大禹鑄造九鼎奠定華夏江山,這鼎亦是重器,唯有官府宮中和宗教可用。

“二弟,三弟,看看這廟樓殿宇,再看看眼前的廣場,以往怕要在六大家才能看見。”劉毅等人自然不會和百姓爭著上香,看看眼前的場景他便對甘趙言道。

“大哥說的不假,哦,還有匡胤的莊園,我看六大家也比不過他,尤其是那一圈鐵軌和鐵車,厲害啊。”甘寧頷首言道,隨即便看向了趙海。

“好說,好說,二哥誇獎了。”趙海聞言訕訕笑道,甘寧所說的鐵軌正是當年器具所設計出來用於煤礦之中的,還是劉毅提議他在莊園修上一圈。

後來趙海真這麼幹了,鐵軌圍著莊園修了有二里地之多,等到器具所研究出壓力驅動車,趙大善人也近水樓臺先得月,後來有什麼天下豪富到此,趙海也不需要如何,就帶著他們坐上一圈車別人就再無法可說,不敢與他相鬥。

不過這都是趙海年青時的事情了,現在匡胤時越來越有名士高人的風采,以往的比富爭鬥都成了魚蟲之爭,時而想想就會有些慚愧,故才會有些訕訕。

“對對對,我差點忘了這個茬了,說起來怕是隻有我沒坐過了吧,匡胤,這一趟回去路過涿郡我可得去坐上一回。”劉毅一聽就來了興趣,那等若是後世的火車了,他和趙海一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