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兩翼齊飛再謀勝 (第1/2頁)

加入書籤

帥帳之中,周瑜親自給高順解說戰役部署,後者越聽越是認可張遼之言,這周公瑾當不負陛下當日文武雙全之言,擔當聯軍副帥陛下亦是慧眼如炬。

一番解說之後,法正又進行了補充,此次作戰,孝直便是隨高順的遼東軍行動,為之參贊軍機,對此人智謀之名敬方還是瞭解的,奇計不在龐軍師之下。

遼東軍隨即展開調遣,各營備戰,將士們有了作戰任務各個義氣風發。張遼的燕雲軍將校則是分至遼東軍營中傳授經驗,漢軍之中如此氣象早已是慣常。尤其張遼高順如同兄弟一般,燕雲軍與遼東軍也因此而關係極佳。

到了傍晚之時,甘定趙統趙康這小哥仨照應好了淚無痕也到了帥帳中,以禮見過眾人,趙康又給高順規規矩矩的行了一個跪拜大禮。

“康兒你也來了?”高順將之扶起問道,卻原來趙海與他有子女婚約,次女高媛便是自幼許給了趙康,至於長女高雨則在三年前成了太子側妃。對趙康高順心中很是喜愛,雖說有些紈絝習氣但卻是聰明伶俐言談不俗。

“高叔,趙康現在已經是飛虎軍司馬了。”甘定一旁笑道,要說和軍中大將的關係除了以前的劉信便是甘定最好,二將軍的豪氣干雲都被他繼承過去。

“好,為國效力才不負男兒之志,軍中不同尋常,康兒既然有了軍職便定要時時自省。”高順誇讚一句正色言道。

“是,康絕不會有行差踏錯。”趙康立刻言道,那個少年心中沒有一個建功立業的夢想,此次當真隨軍有了軍功他回去大婚之時都會榮耀幾分。

“報,副帥,郭尚書與太史將軍聯袂而來,離營不過四十里了。”說話間便有小校前來報訊,果不其然太史慈得信立刻親自趕來,郭嘉亦是親至。

“郭尚書與太史將軍前來,吾等當親迎之。”周瑜一言而決,便和劉信率領眾將出寨迎接,本來以太史慈主力軍大將的身份已然值得眾人如此,更遑論還有郭嘉,真正論起官位奉孝為兵部尚書,乃是在天竺的眾人之首。

西有張子才,東有郭奉孝,除卻官職張虎與郭嘉也並稱大漢兩大名士,其風度學識無人可與爭鋒!相對而言周瑜龐統等人都是晚輩,便是張遼高順兩大名將亦是經常聽候郭軍師調遣,鬼才之名當真是天下皆知。

和劉信及徐晃一樣,郭嘉亦是給了周瑜很大的尊重,一席青袍,面貌清奇,如今的奉孝不但不見老,還更添了幾分仙風道骨之感,一旁威武英俊的太史慈在氣度上也明顯被壓了下去。而其言談灑脫不俗,更是令人有如沐春風之感。

此番以大禮相見的換成了魯王劉信,當今天下能受魯王深躬為禮的除了天子太子及至親之外,也唯有郭嘉了。蓋因當年二人便有半師之名,實則師徒之分!奉孝極喜魯王,對之毫不藏私傾囊相授,對劉信成長為無敵統帥起了極大作用。

“王爺越發英偉了,怕是此時王爺之名已經傳遍天竺。”郭嘉微笑回應,此言並未盡矣,看著眼前猶如山巒的魯王,活脫脫便是當年的天子,無論武藝威望用兵為人魯王皆不輸之,與戰陣之上沒有誰能比劉信更加勝任大漢戰神四字。

“尚書謬讚,此番大戰皆仗副帥排程有法,張將軍威風八面,信豈敢居功?”劉信溫和一笑,魯王的張揚永遠在戰陣上,平時亦是風度翩翩。

“副帥排程有法,遼可不敢當這威風八面之言,以三千玄甲便能讓敵數萬騎軍不敢寸進,誰又可與魯王爭鋒?”張遼一旁也是笑道。

“軍師,此番大戰再有軍師坐鎮,我軍當所向披靡。”見劉信還欲謙虛,高順卻是言道,雖是笑言,但他們對郭嘉的信心卻是百戰百勝積累出來的。

周瑜對眼前場景並不以為意,郭嘉的威望放在那裡,換了任何一個統軍大將也必會如此,自己想要做到那個地步,首先就必須大勝眼前的羅馬遠征軍。

“嗯,看來到了前陣,高將軍是信心十足,好,郭某此次便坐看遼東軍建功。”郭嘉朗聲言道,坐看二字尤其明顯,就是表明他心中的態度。

“哎,軍師此言可頗有厚此薄彼之處,我北平軍亦要為陛下,為大漢建立殊勳。”太史慈聞言慨然道,高順搶在了頭裡,北平軍可不能稍有落後。

“哈哈哈,是嘉思慮不周,遼東北平當並駕齊驅。”郭嘉大笑道,放在往常高順口頭上可不會示弱,但現在已經有了軍令自然不會再做言語爭鋒。

“子義,你這一來還能見到亨兒,上陣父子兵,又可為我大漢添上一段佳話!說起來亨兒當真將門虎子,便是那司徒瘋子也壓不了他一頭。”張遼言道,身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