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兩智相逢如雙刃 (第1/2頁)

加入書籤

聽了徐晃之言,圖扎立刻表示接受,之前已經有過無數次的例項證明,聽從大漢軍將的安排肯定不會錯,且他本身就受國王之命要全力配合遠征軍。

“于禁將軍,我給你五天時間,嚮導充足全隱蔽開進,能否及時到達此處並潛藏行蹤?”對著圖扎微微頷首,徐晃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向于禁問道。

看了一眼沙盤上兩點的距離,于禁正『色』道:“五日時間足夠。”

“文謙將軍,你的飛熊軍半熟駐紮,半數進山,一旦大戰開啟,飛熊軍將會是最後一個出手的。”沒有絲毫拖泥帶水,徐晃又轉向了樂進。

“諾!”樂進的回答亦是乾脆利落,並未去計較最後出手的問題。

“子義將軍的北平軍,高覽將軍的疾風軍,龐德將軍的涼州騎走此三條路線,三位將軍進軍不必隱藏,亦不必全速,聲勢越大越好。”徐晃繼而言道。

“諾,諾,諾!”三將的回答有如一聲,給人的感覺是營帳都抖了一下。

“目下我等缺乏前線最詳細軍情,因此一切還要隨機應變,各位將軍進軍之時當隨時以天耳傳遞訊息為準。有魯王周帥加上幾位軍師,更有文遠在,羅馬遠征軍想要推進絕沒有那麼容易,我等亦不宜立刻打破局勢。”徐晃的出言很是連貫,經過方才的一陣推演討論,在他腦海之中已然有了整體計劃。

對徐晃之言眾將心中自然認可,也許周瑜在他們心中還缺乏足夠的戰績,但能被陛下認可便知其人之才,魯王更是不遜於開元天子當年的帥才,加上有出鬼入神之計的鳳雛龐統,經驗豐富之極的老將張遼臧霸,就算羅馬遠征軍七十萬大軍全部到了他們也未必沒有還手之力,那麼後續時機選擇便極為關鍵。

安排好這一切徐晃的目光又看向了郭嘉,他的戰略構思需要軍師來加以完善提點。論朝中地位身為兵部尚書的奉孝定然在公明之上,但郭嘉最佳的定位就是頂級謀士,並非三軍帥才,這才是劉毅選擇徐晃擔任主帥的原因。

大漢之中若說全面當以左丞相張虎為首,但如今子才一心撲在大漢的建設發展之上根本脫不開身,孔明亦是一般,當然後者比起前者在軍中的威望天差地遠。公瑾同樣有這個因素,否則按劉毅的想法第一張虎第二就是周瑜。但絕非說公明不優秀,如今的大漢是人才濟濟,徐晃的將才也毋庸置疑。

“徐將軍安排妥當,一切盡在隨機應變四字。”郭嘉一笑回應,在這種戰略大局和軍事實務上似徐晃這般名將是不會犯錯的,再說眼下只是初步戰略。

“付豹,立刻派人與前方魯王副帥送信,將我等商議盡數告知。”聽了郭嘉之言徐晃頷首道,眼下與前方同袍的溝通便是刻不容緩之事。

親兵隊副付豹應諾一聲當即出帳,亦是立刻派人前往傳訊,傳令兵是龍驤軍通訊營的人,嚮導則是燕雲軍同袍。這些倒前線的路他們已然來來回回走了十餘次了,早在張遼大軍到來之際便特地留下一隊人馬,為的就是今日。

“都給我拼命跑,最快時間通傳魯王副帥。”付豹不忘交代一句,通訊營不但有全軍最善長跑的馬匹,燕雲軍還建立了聯絡點,他們的宗旨向來是快的一分便是一分,傳遞軍情的過程之中很多通訊營士卒都在馬上睡覺的。

“你們幾個現在就去給我睡覺,今晚肯定閒不下來。”跟在徐晃身邊十六年,付豹對公明的習慣豈能不瞭解,方才有銀月眾人在場,對軍情的推演應對只能是半真半假,晚間肯定還要議事,這一趟只是通傳訊息,接下來不會閒著。

果不其然,到了夜間徐晃郭嘉及眾將加上圖扎還是聚在一處商議具體方略,那並非信不過銀月大臣們,行軍在外就是要有這種謹慎,倘若不是需要銀月帝國的大力協助,徐晃連圖扎都不會帶,訊息的接觸面越小才能越為安全。

邊境之上,大漢遠征軍大隊人馬終於來到,一干名將謀臣群策群力籌謀接下來的戰局,與此同時,賽格要塞附近又是一場大戰打響!臧霸率領虎衛龍驤聯軍在左,張遼親領燕雲軍在右,由魯王的玄甲為首開始突襲,看樣子漢軍是要和羅馬遠征軍來上一場決戰,對此羅馬諸將亦是絲毫不敢怠慢加以迎接。

假如還是兩個月前,以羅馬眾人的傲氣絕不會在兵力佔據絕對優勢之時擺出一個四平八穩的陣勢,而在經歷一連串的失敗之後他們已經有了檢討和改變。應該說漢軍的突然攻擊還是比較奇怪的,怎麼看眼下都不是決戰的最佳時機,因此在每一個羅馬將領心頭都有者相同的疑問,也只能以不變應萬變了。

策劃此次突擊目的在於接應廖化的老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