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外傳 君當可為我強助 (第1/2頁)

加入書籤

“此處非是嘉與志才不想相助主公,實在是幫不上,強要為之反而添亂。”雖是笑言但郭嘉亦是真心,算術在漢末並不為君子所重,戲志才便不善此道,但奉孝涉獵極廣對之亦有興趣。可在見識過劉毅的算學之後當真是心悅誠服,以他的話主公此學精湛絕不在戰陣威風之下,他當然不知道後世蘇青成掌握國際公司自己的能力並不下於精算師。

“哎,二位軍師亦是辛苦毅豈能不知,今夜到此想必定有要事。”劉毅笑道,他那算學是建立在無數前人經驗之上的,並不足為喜,這月來他忙的團團轉二位軍師何嘗不是如此,劉毅對之亦極為關切。

二人聞言相對一笑,戲志才出言道:“以往論起潁川諸士,君侯對文若兄當是頗為讚賞,今夜與奉孝前來所議之事便與此人有關。”

“哦,日前聞荀文若投了孟德兄,與之一道還有其侄荀攸荀公度,毅還感嘆賢才落與他人之手,志才奉孝提起此事莫非能讓荀文若前來?”如今劉毅已經習慣了與兩位軍師打交道的“猜謎”末世,當下是欣然言道,他並未見過荀彧,但史書有載再加二人之言王佐之才豈能有假?郭嘉戲志才對之可是極為推崇的,稱之不在子才之下,與張虎一般全才。

歷史上荀彧投效曹操到最後成了一個悲劇,假如是在自己手下又會不會發生?劉毅的理想可不是做漢室的忠臣,他要的是開創一個超越漢唐的華夏盛世!不過很顯然眼下他對半是與荀彧無緣了。

“呵呵,若是要文若前來怕是得主公與之親見不可。文若目光深遠,饒富智計,曹孟德得其相助當是如虎添翼,想來其必定會為曹操獻那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計,如今亂世,誰能奉迎天子便大義在手,以主公今時今日當要提前佈局,不可被他人搶佔先手。”郭嘉一笑道,他與戲志才除了整編士卒之外亦在為主公的下一步打算,休養生息不代表無所作為。

“挾天子以令諸侯,那豈不是董卓之為?二位先生且細言之,毅洗耳恭聽。”劉毅聞言也是心中一動,其實歷史上記載荀彧的這句話乃是六年之後天子奔逃出京之時,袁紹不想奉迎天子,曹操卻是抓住了機會。難道荀文若早便有如此構思?再想想諸葛亮的隆中對亦未必不可能,當下便正色對戲郭二人問道,下一步的走向又豈能不在他心中參詳?

“主公此時地跨幽並,休養生息安定地方蓄養軍力民力乃是上策,但一旦幽州元氣恢復當必有所圖,如今冀州被袁紹所佔,曹操亦在經營兗州,此二人皆為一時俊傑,主公暫也無力圖之。因此我軍的眼光還應著眼於司隸之處。”戲志才首先侃侃而談,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劉毅下一步的發展他作為軍師怎能沒有規劃?

司隸?聽了戲志才之言劉毅亦是沉吟,說實話他還沒有動過拿下司隸的念頭,自從董卓一把大火燒了東都此地已然滿目瘡痍,原本的百姓被帶往西都一大部分,自己又帶了不少回幷州,此時河東河內河南三郡都是人口稀少,原本的京兆尹說是千里無雞鳴絕不過分,現在的司隸東部說是雞肋絕不過分,從軍事角度而言劉毅寧願去取涼州也非司隸。

“毅信志才所言必有所指,不過以眼下來看河東等三郡太過貧瘠,我此時當真無力圖之,況且一旦董卓大軍出函谷,東都一代無險可守,更極其有利於騎軍作戰。”劉毅坦然言道,出兵佔領不是難事,可佔領之後的防守以及發展才令人頭疼,畢竟破壞要比建設簡單的太多了。

“主公所言極是,前番與奉孝所言握拳之比亦是精妙,因此忠之所言亦是在我軍休養生息能有餘力之後,不過河東河內二郡出大河以北,西涼鐵騎想要越河而擊絕非易事,此二處雖是人口稀少但主公豈不是正可將黑山之民遷與其內?如此有兩年時間此處當不下幷州各郡。”戲志才頷首道,對劉毅所言他並無不喜反倒很是欣然,在三人之間有著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哪怕因此而爭論,但絕不可因此動氣。

“遷黑山之民而往河東河內?嗯,志才高見,不過當日子才言及張燕在暗對付袁紹乃是一招妙手,但二者相較似乎志才之言更為妥當,不如請子才前來一道參詳如何?”張燕手下有數萬精銳,還有近五十萬民眾,單靠山中是無法養活的,原本劉毅已經策劃了移民之法,但很顯然讓其去往河東河內更容易讓張燕接受,只要有人他就不會愁地方的發展。

戲志才郭嘉聞言相視一笑,門口響起了朱寶的生音,卻恰是張虎求見,劉毅一聽微微搖頭而笑,對著兩位軍師一抱拳,顯然早有安排。之前張虎還在忙著幽州幷州安民之事,這也是他比郭嘉戲志才都要全面的地方,治政之能以絕不下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