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大漢戰神無可擋 (第1/2頁)

加入書籤

漢軍的騎射威力十足給羅馬將領阿加門羅和蘭度阿雅斯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但大漢騎軍還有一威力十足的半遠端武器劉信並沒有露過,今日貝利米的騎兵隊就遭遇到了。

兩邊騎兵對沖,幾百步的距離也就是眨幾下眼睛的功夫,但玄甲之所以號稱無敵便是他們能在極端的時間之內完成優秀的戰術動作,前排玄甲騎士人人從馬側取出投槍,藉著馬力便向羅馬騎軍最前端的騎士開始投射!不光速度動作是一氣呵成,根據距離的不同投槍所取的角度還有區別,在羅馬騎士眼中,前方瞬間就來了一片鋼鐵的烏雲!

距離如此之近,玄甲的動作又是那般快捷,最前方的羅馬騎士根本來不及反應就有數十人中槍落馬,即使是極為敏捷能夠運用手臂上的盾牌加以阻攔的也好不到哪裡去,很多士卒都是連盾牌帶手臂被玄甲的投槍穿透,堅硬的小圓木盾根本擋不住對方的利器。

這種投槍出產於劉毅兩年修生養息方略期間,看似長不足兩尺的投槍卻是關注了器具所很多巧匠的無數精力!材質用上了六鍛鋼,整體造型用天子的話來說就是極為符合力學原理,使得它們能在空中飛行之時獲得更多的衝力!加上玄甲騎士的臀力以及戰馬跑動帶來的加速度和動力,除非是厚度超過一寸的鐵盾,其餘盾牌都會不可避免的被其穿透!

玄甲的標配是每人兩支投槍,分別位於戰馬的左右兩側,一般而言一場戰役之中只會用到其中的一根,目的就在打亂敵軍的陣型,只要對方的厚陣被擊破,接下來玄甲強大的衝擊力便會體現出來。而在戰後每一位玄甲騎士都要收回自己的投槍,否則就是違背軍規。

這一條看似順理成章,但其中卻蘊含了不少的理念,倘若是阻止作戰,玄甲是不會動用投槍的,因為他們很可能無法加以回收,只要用了就要確保將敵軍擊潰,他們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將自己的利器收回!今日對羅馬騎軍動用投槍就證明劉信有著充足的把握將對手擊潰或是擊退,面對敵軍將近萬人的騎兵劉信絕不是盲目自信,一來對於麾下的玄甲他有著充足的信心,第二點也來源於對漢軍大將張遼的信任,他審時度勢定會有騎軍來援!

虎衛龍驤燕雲如今並稱大漢王牌,這三支王牌軍騎兵營的實力不會在大漢鐵騎營之下,看看司徒非如何擊退格里芬羅就知道他們的戰力有多堅強!燕雲軍的騎兵營只要分出三千來此此戰漢軍就可穩立於不敗之地,再言張遼若是派軍前來就不僅僅是騎兵。

貝利米見狀是大吃一驚,敵軍並未運用騎射,但這些投槍的威力更加巨大,三角陣衝鋒陷陣威力無窮,但前方的兵力相對薄弱,在漢軍海浪戰陣的無差別打擊之下,前陣數百騎是人仰馬翻,如此一來後陣必定要有所減速!敵軍的投槍除了殺傷自己士卒之外最大的目的應該也在此間,還沒等他作出應對,玄甲騎軍第二波的攻勢又已然來到了。

敵軍亂玄甲可一點不會亂,投出投槍之後他們的速度又再提升了一線,劉信怎會不知騎軍對戰速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接觸之前的那一刻,玄甲也是在此時將戰馬的速度飆升到了最高,踏著落地的羅馬士卒他們已經衝進對方的陣型之中!

看著玄甲士卒從背後抽出寒光閃閃卻又造型奇特的戰刀,貝利米心中頓時生出不祥的預感,按之前的投槍來加以估計,敵軍這種自己從未見過呈現長方形的奇怪戰刀一定有著不俗的威力!此時的他當然看不見格里芬羅近衛騎軍與漢軍交手的畫面,否則他就能知道漢軍在此時使出的正是唐刀,它的鋒利無匹註定會使它成為大漢最強騎軍的標配!

第一陣的接觸,不知多少羅馬騎軍手中的長劍被漢軍的唐刀一舉砍斷,更多的則是連人帶著兵刃被對手斬斷!剎那間是血光飛濺,慘叫之聲也連成一片!此戰漢軍的唐刀一舉成名,成為了羅馬遠征軍所有人的噩夢,後在羅馬的敘事詩中便將其稱之為魔鬼之刃。

“側擊,側擊!”第一陣被玄甲騎士殺得如此之慘,幾乎幾分鐘的時間前隊就被徹底殺散是貝利米所料未及的,不是羅馬騎軍不夠強,戰士不夠勇敢,而是敵軍太強,無論是馬術陣型戰略器械都處在上風,擋不住對方是必然的。但貝利米也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做出了反應,後繼的羅馬騎軍急忙散開企圖包抄敵軍將戰場拉大以發揮本軍的優勢。

就算在劉信的眼中貝利米的應對也是極為正確的,換了白馬營或是西涼營也會這麼作,但區別在於雙方訓練程度的差別,同樣的變陣若是白馬西涼比之羅馬騎軍絕對要快上五到六息!放在平時可能不算什麼,但在雙方互纏較勁之時那就足以決定生死!

殺散了敵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