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十萬火急盼援軍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兩萬對三萬,倰得羅表現的又是那般冷靜,劉信並沒有絕對的把握殲滅眼前之敵,或者說在經過判斷之後,強行殲滅眼前之敵的把握不如張遼臧霸聯手對付胡安迪亞斯。既然如此他就可以轉主為客,轉攻為輔,無論是倰得羅騎兵集團還是胡安迪亞斯的蛟龍兵團,殲滅或是重創其中任何一個都是對羅馬遠征軍巨大的打擊,戰陣之上也最為忌諱強行為之。

倰得羅是一位優秀的將軍,他把兩軍之間的差距看的十分清楚,選擇了最為適合自己的戰略,既然如此就要有所變化。我手中有兩萬騎兵你不敢打我,倘若去掉一半了?如果倰得羅還是按兵不動這一晚騎兵加入到對胡安迪亞斯的圍攻就會是巨大的力量。也就是說分兵之後劉信更能在這裡悠閒的和倰得羅對峙下去,他所要冒的風險則是敵軍全力進攻。

一萬對三萬能贏嗎?你去問此時漢軍的每一個士卒,他們的答案都是能贏,不單單因為有魯王在此,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輸。哪怕將三萬變成五萬也改變不了,那是一種已經深入骨髓的信心無法動搖。

士卒們堅定,魯王就更堅定了,與前者相比他的自信還要建立在準確的判斷之上,就算倰得羅縱兵來攻,漢軍騎軍也完全扛得住,並絕不乏重創敵軍的機會。也許在步兵這種戰力兵力對比的情況下漢軍會輸,但騎兵不會,機動性的優勢就是保障,實在不行放風箏也要拖住敵軍。

看著漢軍的調動倰得羅的雙眼就沒有離開過劉信的面龐,為此他還稍稍向前靠了幾十步。這是一種試探,一切都控制在安全的範圍內,讓他獨自上前面對劉信,倰得羅沒有這個膽量。應該說也不是膽氣的兄弟問題,明知不敵還要上前送死那是莽夫才會做的事情,狂風兵團的軍團長從來就有智將之稱,獨自向前與劉信對視已然可以提升羅馬軍計程車氣。

劉信微微一笑對著倰得羅點了點頭,似乎二人不是對陣沙場而是老友聚會一般,對方的目的他自然也看的出來,可以說直到此時倰得羅的表現都是無懈可擊的,換了自己也做不了更好。就是不知接下來這位羅馬將軍還能不能忍住,劉信也很想看看他在此時會做出如何的應對。

對視片刻之後倰得羅心中微微一嘆,察言觀色這一套對魯王並不適用,他的稍帶笑容從一開始就沒有改變過,亦沒有對羅馬軍進行什麼挑釁的行為。和漢軍那些百戰老兵一樣,魯王要顯得更為放鬆,心中有底自然可松,無論是戰或者不戰他都做好了準備,隨機應變便是。

此時倰得羅卻是越發的不敢輕舉妄動了,劉信的分兵說不定就是假象,眼前的兩萬騎兵也有可能只是表象,敵軍要再設定埋伏自己就有全軍覆沒的可能,也許眼下繼續對峙下去才會是最佳的選擇。

這裡羅馬騎軍和大漢騎軍對峙下去,胡安迪亞斯那裡卻已經打得如火如荼了,虎衛龍驤聯手在羅馬軍的一線陣地與對方展開纏戰,越來越多的兩軍士卒已經嵌入進去,戰鬥進行的十分激烈。大漢王牌固然戰力堅強蛟龍兵團也不是吃素的,至少在勇氣和堅定上他們不輸給任何人。

“胡安迪亞斯號稱羅馬名將,調整之能倒是不差,羅馬軍比前番一戰要堅決許多。”看著前方的激烈廝殺,張遼依舊能用平穩的語氣與臧霸評判敵軍長短,不過他的眼光還是一直盯在西南之處。

“的確不弱,怕是趕得上之前的孫劉聯軍了,不過與曹軍尚有一段差距,再有一刻我軍就可站穩陣腳了。”臧霸頷首道,和張遼一樣,他的眼光也在西南,那裡不光有劉信與倰得羅的對峙,也是克里瑟斯兵團來援的必經之路,銀月軍已然在所有道路沿線安排了觀察哨,以利發現敵軍。

“半個時辰……”張遼自語了一句不再出言,戰局進展到這裡是他再度權衡的時候了,目前來看倘若沒有羅馬援軍前來的話三軍合力定能重創胡安迪亞斯軍團,至於全殲那要看一些運氣,比如對方死戰不退。但張遼必須要判斷自己用多長時間能打出如何的效果,敵軍絕不會坐視。

“文遠,不求殲敵,只求創之!”臧霸很清楚此刻張遼在心中權衡什麼,南北二線同時動手,漢軍的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限,在也無法分兵去阻擊克里瑟斯軍團,因此敵軍援軍的趕到只是時間問題,以眼前羅馬軍團展現出來的強硬,想要在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內將之擊潰全殲很難做到,那麼就該立即決斷,退而求其次將之擊破,在回頭對付克里瑟斯。

敵軍肯定有援軍前來,而且援軍的戰力也絕不輸給他們的王牌燕雲軍,以今日戰局,漢軍是真正有了殲滅自己的把握。張遼臧霸斟酌戰局之時胡安迪亞斯自然也不會閒著,這一刻他的腦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