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外傳 禁宮之中理朝政 (第1/2頁)

加入書籤

凌晨四更,京城紫禁城之內太和殿的燭光已然亮起,應該說這裡的燈光沒有熄滅過,開元天子劉毅昨夜子時之後方才離去,也兩個時辰便又重新回返,那張巨大的案几之奏摺亦是堆積如山。

劉毅到了案前坐便立刻開始批閱奏摺,此時殿外方才又進來一蟒袍男子,卻正是大漢燕王太子劉桓。見到父親已然在殿高座,劉桓急忙前行禮言道:“參見父皇,兒臣今日來遲,還請父皇見責。”如今大漢的很多奏摺劉毅已經開始讓劉桓審閱,對此太子是十分珍惜的。

“不是桓兒遲,是朕今日起的早了,免禮入座。”劉毅抬頭微微一笑言道,以往劉桓都是會早於自己在殿前等候的,昨夜與宓妃宮安歇,早晨晨練早了這才早到一刻,卻是怪不得太子,劉桓的勤勉已經讓他頗為欣慰了,幾年的歷練下來他也是越發成熟穩重,氣質威嚴日見增加。

“多謝父皇。”劉桓再施一禮這才與劉毅下首右邊那張案几之前入座,也是立刻開啟奏摺看了起來,看他的神情動作對此已然是非常熟練。

“陛下,兵部尚書郭嘉大人辰初覲見,御史郭圖大人辰正,丞相諸葛大人辰時三刻……”劉毅批閱奏摺之時一旁的內臣總管張寧便在一旁輕聲言道,這是陛下交代的,每日此時都要將覲見的大臣通報一番,此時大漢乃是三日一朝,但每日劉毅手頭之事也是極多,即使重臣亦需要預約。

“哦,和也來,張寧你傳令御膳房,把那熊掌燕窩先行備好,午間朕與太子便和賈國公一道用餐。”劉毅手硃筆不停卻是言道,賈詡在眾人之歲數最大,這兩年身體精力都開始減退,剛剛將自己的左丞相之位讓賢與諸葛亮,他則是擔當了幽州書院的院長,效法劉虞教書育人。

對於賈詡劉毅是十分信任尊重的,和為他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此刻又是體現出了高風亮節,因此便封賈詡為國公,免朝拜,辭堂坐可謂恩寵有加。其實劉毅是有心將賈詡送往南方安養的,那裡的氣候溫暖適宜他的身體,可在漢末這可等若流放,即使劉毅也不敢輕易為之。

“遵命,陛下,今日御膳房有靖海王送來的海魚……”張寧應道。

“呵呵,興霸的心意,好啊,弄兩條。”劉毅手批示不停口答道,器具所研製海船的發展也帶來了漁業的興旺,如今大漢漁民已經可以往較深的海域打魚了,其有一些更是十分的鮮美,當然與此同時價格也會變得十分昂貴,一般百姓難得吃一回,宮自然不愁。

張寧領命立刻親自前往吩咐去了,劉毅登基之後他的地位也是連連升,做到了內宮總管的職位,深得天子信任。當然這也是和他的努力分不開的,只要一有空他便會向管亥李元霸等人請教,熟悉劉毅的愛好與口味,其還要包括皇后等人,辦起事來亦是兢兢業業十分妥帖。

“記得派頂轎子去接和,他不便多走。”劉毅不忘加一句,這紫禁城佔地極廣,劉毅是有意讓那些老臣子都可以坐轎進宮的,但卻被張虎諸葛亮等眾臣一力反對,皇宮內院自然要有威嚴氣度,此乃禮也不可失,因此如今能享受坐轎待遇的也只有賈詡。

“陛下放心,一切安排好了。”張寧在門口回道,這點不用劉毅說他肯定會做好安排,陛下對自己的一干老臣向來是極為體貼的。

“父皇,襄陽郡這份奏摺兒臣如此批示可行?”張寧走後劉桓拿起一份奏摺來到劉毅面前,雙手將之呈遞去問道,倘若在批閱之遇到問題他都是如此為之,一來表示對父皇的尊敬而來也是一種學習。

劉毅接過參詳片刻微微頷首又將之交給劉桓:“如此恰如其分,桓兒你做的很好,以後似此你決之便可,不需問過朕了。”在某些問題他要的是劉桓大膽為之,也不要怕犯錯誤,沒有人不犯錯,事後詳加總結印象便會更深,自己只要在適當的時候加以把控和提點行。

“兒臣知道。”劉桓拿過奏摺又回到了案前忙碌起來,父皇對自己越來越是信任,如今很多大事都是他一言而決,亦不能辜負父皇心意。

看著劉桓熟練的批示奏摺劉毅亦是微微頷首,太子還是沒有辜負他的期望,自己不可能長生不老江山終究要傳遞下去,他能做的是好好教導劉桓,讓他能將自己對大漢發展的種種舉動加以延續。

“啟稟陛下,兵部尚書郭嘉,徵東將軍徐晃,徵西將軍張合求見。”父子兩人伏案批示,太和殿顯得極為安靜,片刻之後方有內臣之聲從門外傳來,原來時間已經快到辰時,郭嘉和徐晃張合已然前來。

“快請。”劉毅聞言面一喜便言道,此次郭嘉前來是商議漢軍軍制改革和兵種編成的,徐晃的龍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