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驚天狼嘯舒胸懷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毅一行離開北平,一路上極為順暢,到了晚間他們也不去官府的驛站而就在民家借宿,對朗生而言這是近距離觀察民生最好的方法。讓他歡喜的是自己幾十年的努力的確有了很大的成就,比方說一路上所過的鄉村百姓家中都是一日三餐,見到客人前來還有肉食招待,且家家晚間亦有油燈照明,想想二十年前的吃不飽穿不暖已然是天淵之別。

當年劉毅率軍挺進幷州,殺劉豹破南匈奴十餘萬大軍,坑殺就有兩萬之多,後為了讓百姓能過好年又是從幽州調集糧草,當時便有“劉郎來了好過年”的說法,百姓家中甚至懸掛劉毅之像!而這個風俗在幽州就更為明顯,體現著大漢民眾對開元天子發自內心的愛戴。可是看在劉毅本人眼中就多多少少有些彆扭了,這畫的哪兒像啊?沒我這麼英明神武好嗎?

就為此事還鬧出了笑話,那一日劉毅可能是對畫像的不滿流露在了臉上,立刻就被農家老者訓斥了一頓,說他沒有良心不敬天子,弄得劉毅是哭笑不得,當時回了一句“開元天子也是人,是人就會有錯”。這句話一說可不得了,老頭連帶三個兒子就要攆他出去,並且是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虧了蔡琰和玉兒出來說和,到最後劉毅還要給老漢父子賠禮道歉。

老漢見他頗為誠意這才消了火氣,語重心長的又將劉毅教訓了一頓,沒有天子愛民哪來現在的生活無憂?村裡還能有那麼多活過五十歲的老者?這家孩子上學,家裡有三頓可吃,每年還有餘錢,自家兒子去年還娶了一房美貌媳婦。劉毅當時心道這也和我有關?不過卻不敢再說了,最後還得依照老者的要求對著自己的畫像鞠躬道歉,好不容易才忍住不笑。

如此為之的絕不僅僅是老者一家,每次投宿閒談之時老百姓都會由衷的說起天子的好處,說起官府的好處,後者則更讓劉毅欣然,這一行下來直到到達虞山想象之中自己微服私訪懲治貪官汙吏的景象並沒有發生,相反出現在眾人眼中的都是一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繁盛景象。

其間還趕上了一趟尋常百姓的婚禮,幽州民風淳樸,主家對他們這些外來之人也是十分客氣,劉毅三兄弟加上管亥趙海等無人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酣暢淋漓。趙大公子不由感慨,自己也算吃盡了天下的山珍海味,可卻沒有這幾日粗茶淡飯來的有滋有味,劉毅便笑道此乃心境了,多年的老兄弟一處相伴出遊,便是天天吃鹹菜喝稀粥也是痛快的。

此次劉毅出行皇后蔡琰,糜貞甄宓玉兒風若曦甘月皆是隨行,誰也不願意放棄這一次與夫君同遊的機會。劉毅兄弟幾個可以吃苦,但夫人兵團是不成的,於是乎趙大公子的逍遙安樂車就派上了作用,倘若民居住的稍有不適車上是應有盡有!隨同前來的侍女們都是暗影之中的精英,安保工作亦是嚴密之極,就在隊伍周圍還有看不見的暗影中人護衛。

這一路不光是巡視,亦是遊覽大漢風光,數十年戎馬生涯劉毅還很難得會以一種旅遊者的心態來看山山水水,即使現在第一個反應不是這裡風景優美而是哪裡為制高點,哪裡適合騎兵突擊,是否可以構築足夠堅固的陣地,弄得自己都是啞然失笑,這已然融入他的血液之中了。

如此一來一行的速度便放慢下來,半個月的時間才看見遠方那座鬱鬱蔥蔥的虞山,而到了這裡劉毅更有一種近鄉情怯的感覺。當年玉兒所住的那個小山村曾被暴兵屠村,如今村莊之中重新有了居民,卻不再是當年之人了,劉毅等入村是為了拜祭玉兒祖父之墓。但還不能白天去,這可是當朝右丞相張虎張子才的家族墓地所在,平常是有人專門守墓的。

所謂靠山吃山,村裡的居民自然有不少都以打獵為生,是以劉毅和他們並沒有太多的接觸,出於山林群狼的關係他一直以來對於獵人都沒有太多的好感,那是一種天性之中的牴觸。休息一日找個機會和玉兒去祭拜祖父之後女眷留下劉毅幾兄弟便進了虞山,到底是山路險峻,蔡琰等人前往多有不便,而且出於安全的考慮太複雜的地形亦會被人利用。

雖說有三十多年沒有回到山中,可此時劉毅卻是還有回家的感覺,首先去的便是當年三兄弟結義之處,那裡大石扔在溪水長流亦是十分美麗清幽,不過若不是劉毅超強的記憶和感覺是絕對找不到的。三十多年足以使得物是人非,他的狼群此時也都該死去多年了,因為野狼的壽命一般只有十幾年,此亦算是開元天子平生最為心痛的事情之一。

“興霸,子龍,你我當年在此結義,三十年兄弟相隨不負誓言,今日到此亦是印證,不過說起此事咱們還得好好給匡胤行上一禮,若是沒有他當日之為,我劉毅哪裡來的兩位肝膽相照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