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外傳 貴霜揚威劍光寒 一 (第1/2頁)

加入書籤

貴霜帝國首府扎卡,清晨一場小雨之後街道上瀰漫的皆是一種清新的氣息。街頭上的居民則三五成群的在議論著什麼,走近一聽方才知道昨日城中來了一隊東方使團,他們所穿的衣物簡直是美輪美奐,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如此的手工。而且雖然來時人人滿面風霜,可卻是精神抖擻之極,數十人腳步猶如一人。

這樣的一隊使團自然會成為人們的話題,東方富饒強大的大漢也頗為令人神往,而此時以向朗黃慎為首的大漢使團正在王宮中接受費列特三世國王的款待,向黃二人坐在國王的下首,面前的案几上擺放著各色精美的食品瓜果,在兩人之下則是一個頷下微須的中年人,他坐在那裡卻是讓人有種如同山嶽的感覺。

高臺之下的操場上進行著一場實戰演練,也吸引了在座所有人的目光,不過自費列特國王以下一眾文武的神情之中都帶著一絲焦急,而與之相反向朗黃慎二人則是一臉的雲淡風輕,既淡定亦不張揚,至於那位中年人更是靜靜品著杯中的美酒,他自成一方天地似乎在場的一切都與他毫無關係。

場中一方是近百名服飾鮮亮的貴霜親衛軍,當然這近百的數字還是要連同那些躺在地上無法動彈的。另一方白衣白甲,人數整整五十,那裝束在大漢無人不知,正是燕王身邊的近衛營。身在京中護衛燕王,近衛營較之其餘的主力軍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便是容貌體型都有一定的要求,很多時候他們是要作為儀仗隊來使用的。看看場中這些小夥子一個個身長七尺以上猿臂蜂腰,精神十足。這一次護衛西域使團出使他們代表的是大漢的顏面,自然要求更高。

長得好身材好,但近衛營士卒可絕不是花架子,場中處於人數上劣勢一方的他們愣是將倍與自己的貴霜軍牢牢壓制,若不是向朗黃慎之前有過交代儘量不要下死手恐怕還會結束的更早。敵軍的個人戰力不可謂不強,體格也極為強壯,可論起戰陣配合卻和燕軍差的太遠,正是這一點造成了此時的局面。

看著眼前的局面費列特三世的表情自然不會太好,心中不免就要稍稍埋怨一下下首的贊迪裡將軍,別人數十人如一人齊整你就非要和他們切磋嗎?現在我可是丟面子了。不過費列特三世也只能在心中嘀咕,讓他說出來是不可能的,贊迪裡將軍可是貴霜帝國的頭號大將,對他也是忠心耿耿,若不是將軍在,他的帝國說不定早就被那幫羅馬人之能征服了,贊迪裡在他們還不至於妄動。

華夏有句俗語“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費列特眼中只有面子和勝敗,但那位滿身戎裝很是威武的贊迪裡將軍便不是如此了,在他面上你並看不見多少的失望,相反還是一副饒有興味的樣子,雙目之中甚至還有一絲……喜色?

贊迪裡將軍今年五十五歲,從軍四十年,戰陣經驗極為豐富亦是見多識廣,從那些傳教僧人的口中他對大漢還是有著一定了解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四個字“禮儀之邦”,這一點在使團身上也能看得出來,都是不卑不亢彬彬有禮。不過在那些隊形齊整的戰士們身上他卻看到了大漢的另一面,雖然是滿面風塵可他們行動之間卻是透著一種濃濃的霸氣,或者說是一種堂堂正正的強勢!這也讓他大有興趣,於是就有了場間的較量,一開始是五十對五十,但人數相等差距太過明顯了。

倘若將時間向前二三十年,向朗黃慎未必會答應與貴爽帝國進行切磋,可現在大漢所有的官員幾乎都受到了劉毅那種大國心態的影響。我們可以有禮但亦要有節,大漢的國威是絕不可墜的!況且在此時的天竺武力是必不可缺的手段,只有你自身強大才能贏得對方的尊重,身為副使黃慎對這些自然要了解清楚。

小規模的對戰之中,漢軍的戰陣配合讓贊迪裡是歎為觀止,論單兵素質對方也很強,可絕不至於形成場上的局面,關鍵就在他們的配合和戰陣應用,當真是千錘百煉變化無窮!五十人對一百人都能形成如此優勢,假如是五千了,甚至五萬了?那可絕不是一比二這麼簡單了,當然前提是他們的大戰陣一樣精熟。

贊迪裡與羅馬軍團有過不少次的交鋒,雖然依靠高超的指揮技巧勝多敗少可他也不得不承認對方的戰力是要在貴霜帝國之上的,而且有不少戰役他都佔了地利與對方輕敵的便宜,一旦那些羅馬人真正認真起來調集主力攻擊的話他也沒有把握能夠取勝。可要是自己麾下計程車兵都能像眼前的這一隊大漢士卒,他的勝算就會大大增加,從印象上來說漢人的有禮比之羅馬人的蠻橫強的太多了。

“陛下,贊迪裡將軍,這一戰就以不分勝負論吧。”眼看近衛營士卒已經佔到了絕對的優勢黃慎很是有禮的出言道,再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