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進軍神速奪會稽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毅中路西路大軍珠聯璧合使得荊南孫策開城納降,穩定荊南及交州整補部隊漢軍只用去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此時荊南已經是一派豐收的景象,百姓與士卒攜手在田間勞作顯得極為和諧,基本上已經看不出大戰的痕跡,不得不說兩地的接收順利與穩定發展離不開劉毅持之以恆貫徹的宣傳戰,這種新穎的戰術漢軍已然能夠運用自如!看看鄉村牆上的那些樸素的畫面便可見一斑,為了富足的生活百姓們也爆發出了極大的能量。

荊南一地有開元皇帝親自坐鎮,而交州的穩定則離不開虎衛軍統領平西將軍張合張雋乂,自從在青州與曹操一戰之後劉毅就非常注重培養自己麾下的主力軍將領成為複合型的人才。說白了也就是軍政雙優,既要可以獨當一面進行戰略決策也要能配合主政長官推廣行政之事,而在其中張合、徐晃、張遼皆乃此中翹楚,三人同列五子良將的確實至名歸。

當年張合帶領虎衛軍偷渡陰平天險奇襲成都,在張虎到來之前當地的很多安撫和人事工作都是雋乂作的,稱得上是與人和睦氣度不凡,張虎到達成都之後也是對張合軍事之外的才能讚賞有加,稱其不愧為陛下最為信任的主力戰將!在漢軍一眾名將之中,雋乂的政治才能也是有數的。

當日張遼定下孤軍深入中心開花與敵決戰之計便讓雋乂的虎衛軍進攻陵丘,一旦燕雲軍有過不測虎衛軍還能從另一個方向接過進攻的大旗。此時周瑜集中了全軍主力來對付張遼,陵丘一處不過區區兩千守軍,在張合的率領之下虎衛軍只是用了兩個衝鋒就拿下了縣城,守城士卒亦是望風而降。而此時張合面前卻出現了兩種選擇,一種是按原定計劃走睢縣直奔桂陽,另外一種便是走湘水支流而進同澤,漢軍兵鋒直指交州之處。

沒有太多的猶豫張合便選擇了第二種戰法,給趙雲張虎發出訊息之後雋乂在陵丘又休整了兩天,虎衛軍精銳便出城往交州挺進。對於張遼的用兵和漢軍各部之間得配合張合向來有著充足的信心,他相信燕雲軍與各軍配合定是可以擊破周瑜的圖謀,而自己的虎衛軍雖然只是剩下一半的實力可對付此時空虛的交州確是足夠了。張遼讓他突襲陵丘就是不想讓虎衛軍糾纏在夷陵一線,既然聽從了同袍的建議張合就更沒有回頭的理由。

三將軍統領的西路軍一旦解決周瑜,荊南孫策絕對沒有力量能夠抗拒陛下的中路軍,陛下把握戰機的能力自然不用自己操心,周瑜主力在外,二將軍的東路軍兵壓建康,在如此形勢下虎衛軍前往桂陽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開進交州作戰才是打蛇七寸,孰優孰劣顯得極為明顯。

計議已定張合面前唯一的難題就是虎衛軍兵力不足,一戰青圖縣損失不小,為了張遼燕雲軍的安全雋乂更是分出了幾乎一半的兵力前往支援,如今他手上只剩下連同工兵營在內的三萬兵力,相當於滿編的一半。可這些並不能阻擋張合的決心,三萬虎衛軍夠用了,孫劉兩家此時在交州又能有多少計程車卒,況且雋乂相信三將軍與軍師得知之後一定會有動作。

進軍交州虎衛軍的速度極快,而在行進之中張合如願以償的得到了一個又一個捷報,首先便是張遼在後繼各路友軍的支援之下徹底擊破了周瑜的主力,陛下亦在同時發動中路軍的渡江攻勢順利越過長江天塹,而趙雲和張虎在得到自己的意圖之後也立刻命令友軍做出增援,馬超將軍的涼州營,龐德將軍的飛熊軍及飛虎軍一部紛紛而來配合自己攻伐交州。

對於敵情的把握張合算的很準,孫劉所部在交州境內根本沒有部署太多的防禦力量,所有的精銳已然調往一線應付漢軍強大的攻勢了。六日時間虎衛軍長驅直入七百里拿下縣城二十一座都沒有遭受到強有力的抵抗,可謂是順風順水。最後只是在合浦與荊南軍大將賀齊打了一戰還能稱得上硬仗,那賀齊固然用兵不凡很是得到孫策周瑜的青睞可與漢軍名將張合相比無論經驗還是用兵都處在了下風,加上熊山亞的南部兵團與虎衛軍配合賀齊的失敗也在情理之中,而他一敗交州境內亦無強大的戰略兵團。

張合與熊山亞會師之後的第二日,馬超率領的涼州營騎兵與龐德的飛熊軍皆是全速趕到,有了馬孟起的騎兵部隊,張合掃蕩交州全境更是猶如風捲殘雲,各地也是望風而降者極眾,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整個交州已然徹底安穩下來,留下熊山亞的南部軍團安定地方,張合馬不停蹄的再度揮師北上,陛下在拿下荊南之後是絕不會允許揚州劉備苟安一域的,以他虎衛軍,馬超涼州營及龐德飛熊軍組成的北上軍團就要在此時助一臂之力。

拿下交州張合卻沒有對山越聚集區動武,包括在北上路線的選擇上他也是繞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