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長江三傑重聚首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合的虎衛軍佔領會稽之後便按兵不動監視山越,徐晃的東進集團則在拿下吳郡便原地固防,以龍驤軍,飛燕軍,烈火軍加白馬營西涼營組成的東進集團一路進軍順風順水並未遭遇到揚州軍的有力抵抗。 亦是讓徐晃在用兵上顯得更為謹慎,他是清楚對手不與自己決戰的原因的,漢軍鐵騎營騰出手來全力出擊,假若是主力決戰揚州軍定會處於劣勢。

揚州之戰漢軍的優勢是極為明顯的,無論是兵力還是兵種都佔據絕對的上風,因此公明進攻就更加的謹慎,此次劉毅與一眾謀臣制定的戰略就是“分進合擊,壓縮揚州軍戰略縱深,逼迫其在建鄴一帶與我決戰。”徐晃在行軍的途中便在沿線設定烽火臺,有工兵營的存在和充足物資的保障一切都是駕輕就熟。每個烽火臺留下兩名士卒搭配五名倭奴,每日的任務便是登高而望,一旦發現敵軍便舉火為號,從而達到封鎖對手的目的。

至於沿途所過的那些丘陵山地徐晃也是拆散了龍驤軍一營士卒分成多個小隊進行控制,同樣被拆分的還有嚴綱的白馬營,一萬白馬精銳騎兵被分成了一百個小隊,每隊百人,以臨近的山村為點巡邏各處,防止揚州軍透過封鎖線。以白馬營的遊擊能力就算遇見大批的敵軍他們也有騷擾之能,對此嚴綱是大力支援,只要能消滅限制敵軍拆分又有何妨?徐晃不是一樣沒有動飛燕軍烈火軍一兵一卒,都是自己的龍驤軍子弟?

至於樊稠的幷州營以及華雄的西涼營徐晃令其分駐坲縣與焦縣,保持強大的機動能力不僅能對封鎖線構成有力的支援,亦可與烈火飛燕龍驤各軍保持協調的陣型。一旦揚州軍冒險集中兵力對付其中一路則騎軍就能在一到兩日的時間趕到戰場,而以目前的態勢來看揚州軍想要殲滅漢軍一路主力軍且不說戰力是否足夠,一兩日的時間就是絕對不夠用的。徐晃就是看清了這一點才敢於分兵將敵軍封鎖,同時亦有誘敵的意思。

而等到張虎趙雲親領的西路軍集團加入之後漢軍在南線的兵力就更加的雄厚,以飛熊軍控制丘陵制高點加強漢軍山地戰的威力,各軍騎兵營亦是加以分拆讓白馬營各分隊的實力得到了加強,如此一來揚州此時已經被趙雲張虎的大軍攔腰截成兩段,後方的山越則處在張合嚴密監視之下。

漢軍佈陣的用意是極為明顯的,就要把揚州軍二十萬人馬鎖在吳郡到建業之間,隨後穩步推進逐漸蠶食,失去戰略縱深的揚州軍最後也只能選擇與漢軍決戰。而一旦進行主力會戰,鐵騎營的騎兵就能要了劉備的命。可知道歸知道,他們想要突破漢軍的封鎖卻是難上加難!小部隊襲擾根本不是白馬營的對手,大部隊突擊則很難保證行蹤隱秘,最為關鍵的還是甘寧東集團兵壓長江一線,主力稍有抽調便是全軍覆滅之險,恰如魯肅所言,漢軍的天羅地網已然將揚州做成了死局,想要解之談何容易?

等到封鎖線已然建立之後趙雲張虎便出手了,徐晃的龍驤軍突前兵鋒直指江陵,鞠義烈火軍在左取陵縣,于禁的飛燕軍在右奪安康,張燕的黃衫軍編成總預備隊隨在龍驤軍之後,馬超的涼州營,華雄的西涼營,樊稠的幷州營及文丑的重騎營全線壓上,集團滾進。漢軍主力雲集一團不給揚州軍任何的可乘之機,前鋒三箭齊發則是搶佔軍事要點。

趙雲張虎一動坐鎮荊州的劉毅也動了,稍稍完成整補恢復了一半實力的燕雲軍加上青龍白虎玄武這老四營的其三,開元天子親自統軍殺向揚州西陲的廬江,從漢軍天狼參謀的沙盤地形圖上來看一旦張遼和廖化的先頭部隊拿下此處漢軍的天羅地網就可編織完成,揚州軍插翅難飛!

劉毅在西,趙雲在南,一直承擔牽制揚州軍主力任務的甘寧當然也要動手了,荊南拿下,張俊的飛虎軍巴蜀分隊,軒郎的江陵分隊盡數到了六合,原本在水戰之中稍稍留力的六合分隊已經能與揚州水軍鬥個旗鼓相當,如今自然佔據了絕對優勢,甘寧的總攻號令也便在此時發起。

大漢開元七年十月二十三,建業附近的江面上是戰船如雨,萬帆齊掛,士卒的喊殺之聲響徹雲霄。主戰場之後三里的江面上,甘寧端坐與旗艦頂端總攬全域性,左右坐著的卻是兩位身穿便衣之人,倘若讓揚州軍水軍統領張允見到這三人一定會感慨,當年名鎮長江的三大水賊此刻又再會齊。

“公弈兄,不用再看了,張允徐盛雖不失為水軍良將,可今天這般局面卻是絕難翻轉,來,坐下喝茶吧。”甘寧對著右手邊那個手持千里鏡觀看戰局的黑衣漢子笑道,此人正是荊南軍水軍統領蔣欽蔣公弈,他與周泰一道為漢軍所俘,甘寧得知之後特地請求將二人送來六合,二十年前三人齊名,此時再度重聚也別有一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