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衝陣疾齊整劃一 (第1/2頁)

加入書籤

當今天下若論戟,首推當是開元皇帝橫掃天下英雄的血龍吞天戟,其次則為魯王劉信近乎無敵的虯龍百鍊戟,郝昭的武藝比起師傅與師弟恐怕要稍遜一籌,當然絕非是他不夠優秀,如今伯道的身手足可列天下一流,擊敗淩統就是明證。只不過劉毅和劉信這一對父子已經不能用一流來形容,都可謂戰神級的頂尖高手,尤其是後者,近年來二皇子在武道造詣上不斷奮進,已經有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

不過郝昭手中的兵刃可不在二人之下,正是當年無雙虎將溫候呂布的神兵利器夔文方天戟。阜平一戰鬼神之勇的呂奉先殞命,赤兔馬方天戟和黃金鎖葉甲都落在了劉毅手中,赤兔火龍被他賞賜給了不懼生死拼命阻擊對方的虎衛營統領張合,方天戟則是給了郝昭,這其中還有開元皇帝貞妃糜貞的很大功勞。

身為劉毅的愛徒,在郝昭心中是將貞妃當做親孃一樣來看待的,貞妃待他也是猶如親出,除了不能留在自己身邊照顧之外怕是劉仁劉禮這小哥倆也未必就勝過郝昭。每年逢節郝昭都必會給劉毅蔡琰糜貞三人去信問候,劉仁劉禮亦要以兄長之禮待之,此外無論是太子劉桓還是魯王劉信都與郝昭有很深的兄弟之情。

北平禁軍是劉毅為了加強太子劉桓的實力和威信所新建的一支青年軍,其統領的人選劉桓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郝昭,直到現在還在虛位以待,按照他們的約定赤壁一戰建功拿下孫劉之後伯道就會回京擔任禁軍統領一職。當年劉桓入軍營之時二者都是長期一處的,郝昭在太子心中也是最被看重的年青將領。

十二歲跟隨趙雲出征,年方十四大戰曹營上將曹仁,郝昭在軍中的升遷是靠著踏踏實實的戰功累積起來的,其後劉信更是如此。一個兒子一個徒弟,劉毅沒有在其中給他們任何的照顧,僅此一點全軍無人不服,陛下都這般做了,那些將領官員的後代們也唯有照此而行,沒有真本事至少無法在軍營中立足。

就像眼前的一戰可以說艱險無比,但郝昭依舊義無反顧,相信換了劉信更是一樣,自己的師傅師叔到了戰場上身先士卒乃尋常之事,伯道又豈能不加以效法,一時間那杆方天畫戟被他揮舞的水潑不進,荊南軍士卒是沾著死挨著傷,而在郝昭的帶領下虎衛軍士卒人人奮勇爭先,一開始就將自己的戰力飈到了頂點!與之相比荊南軍的三千士卒進入狀態就要稍慢,加上戰力的差距被殺得人仰馬翻。

周泰見狀急忙令步軍後退,騎兵分成三路,兩翼側擊一路繞後,再不加以增援那三千步卒就要徹底崩潰了,只有設法解開戰場上互相糾纏的局面騎兵才能毫無顧忌的攻擊。至於不分敵我加以衝擊周泰還不敢這麼做,那樣太危險了,誤傷同袍的那種心裡壓力並不是每一位戰士都能承受的。

而周泰剛剛做出應對,那邊小丘之上的司徒明也懂了,一千餘名士卒列出一個整整齊齊的方陣就衝殺過來。這一下衝擊虎衛軍的速度極快,短途的衝刺人人都用上了全力,可讓周泰驚歎的是即使在如此高速之下對方的陣型卻幾乎沒有受到影響,方陣依舊齊整,甚至腳步聲都近乎千人一致。身為沙場宿將周幼平當然知道做到這樣的程度有多困難,真不知虎衛軍平時是如何操練的。

不過無論如和感慨他也必須立刻做出應對,郝昭的這隊士卒和自己步卒糾纏一時很難下手,而另一隊衝來的就沒有任何屏障了,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每一個騎兵將領都絕對會選擇出擊。同樣是三隊騎兵,正面衝擊加上兩翼包抄,基本的騎兵戰術周泰用起來自然是純熟無比,對上虎衛軍還需要加倍的謹慎。

面對對方騎軍的衝擊,司徒明所部士卒的速度並無任何的降低,只是兩翼稍稍向外擴了一些拉成一個弧形。步兵對騎兵士卒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剋制心理上的畏懼,動作之間不能有絲毫的變形或是慌亂。此時在戰場上虎衛軍士卒就很好的做到了之一點,就像司徒明所說,我到了這裡就沒打算活著回去,一旦將生死置之度外又有何事可以讓他們畏懼?相反他們的沉靜還能讓敵軍心頭打鼓,這些騎軍士卒在之前的戰鬥中早已習慣了敵軍的慌亂,眼前的虎衛軍絕對是例外。

漢末之時騎兵所用還是單邊馬鐙,正常情況下士卒們都是一手持韁一手殺敵,能用雙足控馬已然是此中高手,高速奔行中還要能張弓搭箭命中目標就更加的困難,這也是騎射十分難以掌握的原因。作為穿越者劉毅也沒有一開始就給騎兵配上雙邊馬鐙,依賴外物會使得基礎訓練不足,直到自己鐵騎營徹底徹底成型之後他才開始變革裝備,此時就算被敵軍效法他們也不可能在實力上勝過他。

鐵騎營中嚴綱的白馬營最善騎射,司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