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將遇良才戰意燃 (第1/2頁)

加入書籤

過馬一戰過去六年但依舊為人津津樂道,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那是風雲第一將劉毅極大可能的最後一次出手,敗張飛傷關羽戰績輝煌!此後他身登九五之位,再要對決與兩軍陣前已然不太現實。? ? 戰後趙雲曾就此戰之詳細問過兄長,劉毅言及過馬一戰乃是他平生最險的一役,燕人張翼德則是他最強的對手。

前一句說的是當時劉張二人全力以赴對攻,正常情況發展下去應該是張飛亡而劉毅傷,恰在此時黃忠的神箭到了,在那樣的境地下劉毅還能全身而退已然屬於奇蹟!而第二句話就是對張飛最大的褒獎了,最強的對手,郎生已然把翼德凌駕在了當年虎牢關的溫侯之上。話出自他口中,天下間也不會有人對此產生質疑,這樣的評價怕也只有劉毅說出來才有這般的威信!正是有這句話,敗給劉毅的張飛在風雲將譜之上的排名不退反進,他是第一個見全血龍六擊還能生還之人。

武藝到了郎生子龍雲長這般的境界,想要更進一步便是千難萬難,不僅僅需要持之以恆的苦練更要有某些契機,比如與勢均力敵的頂尖高手之間的生死搏殺,那種懸崖邊緣的刺激會讓你收穫不尋常的靈感。張飛便是如此,與劉毅的交手帶給了他很多難以名狀的感覺,再經苦練到大戰之前他在與關羽黃忠的對練之中已然隱隱有凌駕之勢,原本狂放無比的霸氣也變得圓潤起來。

不過切磋不比實戰,在張飛心中是非常希望透過與頂尖高手的對戰來驗證這一點的,赤壁大戰就給了他如此一個機會,原本在漢軍之中張飛選定的對手只有一人,那便是和劉毅一般從未有過敗績的常山趙雲!自從十餘年前下邳一戰二人就再無交手的機會,漢軍雖是猛將如雲但其他人還沒被他如此期待。? ? 當然這個情形在今天已經發生了改變,眼前的劉信就給了張飛過馬一戰之時的感覺。

雙方的對峙還在繼續,大家心裡都清楚在這個級別的戰鬥之中往往都是後發制人,亦是二人精神意志與耐力的一種全面較量。此時在劉信身後北平軍統領太史慈的面上是一片凝重,淚無痕則是一臉的擔心。子義的凝重是出於頂尖高手的直覺,眼前的張翼德帶給他一種難以戰勝的感覺,無論採取何種戰法對方都是無懈可擊!這樣的對手劉信能戰而勝之嗎?對二皇子子義是充滿信心的,他早已不是那個當年在自己天河槍下狼狽不堪的少年了,張飛的氣勢也壓制不住這個天縱之才,他的顧忌所在還是劉信的身份,假如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一旦劉信出現危險太史慈是絕不會坐視的,哪怕有損武者的尊嚴,他絕不能讓劉信在自己面前出事。

而淚無痕的擔心就要單純的多了,就算劉信面前站的不是張飛他也一樣會如此,那是一種兄長似的關心,至於對劉信的信心他更要在太史慈之上。雖然換了自己肯定不能在張飛面前對峙那麼長的時間但阿信一定可以,就算他再厲害也不會是阿信的對手!自己盯緊對面那個老頭就行了,不能讓他們以多欺少。

忽然間兩個原本對峙猶如雕像的身影動了,而且是一動齊動,根本分不清其中的先後,一步邁出步幅、步頻、步速甚至連身姿都幾乎一模一樣!二人一步步向前速度極快,但看在士卒眼中每一步都是清清楚楚,每一步他們的雙腳都似乎要踏進地面一般。? 如此的感覺很是奇怪,但卻是極為清晰。

場中明明是兩員大將在對戰,可給人的感覺卻是兩個士兵在以最標準的方陣步伐在前進,只不過他們的步伐身姿速度都做到了完美,前進的過程亦是一種力量與氣勢的積蓄。接下來二人的出手也和步兵最標準的刺擊方式一模一樣,兩腿略弓,沉腰發力,雙臂屈伸……看過了兩人的這一次出手,很多百戰老兵都會覺得自己引以為傲的標準戰術動作變得不值一提。完美的身姿、同樣完美的發力,虯龍戟與丈八矛像是兩條出海蛟龍一般直襲對方的面門,戟身矛杆在出擊之時沒有半點的晃動,更不會有一絲一毫速度力量的浪費。假如是自己來面對這一擊,在場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會是避無可避,只能閉目等死!

沒有想象之中的驚天動地與絢麗奪目,可如此普通的一記刺擊在二人手中施展卻是有著令人震撼的威力。從對進到刺擊,張飛和劉信的目光都是緊鎖一處,精神意志的較量也會貫穿始終,而在這一戟一矛刺出之後二人原本古井無波的面容也有了一絲變化,同時間嘴角上揚一抹笑容展現出來!

在見到劉信刺出虯龍戟的那一刻張飛已經清楚的知道,當自己的丈八蛇矛擊中劉信的那一刻,對方的虯龍戟也會毫無所差的刺中他,這種千錘百煉無數實戰磨練出來的感覺是絕不會錯的。不過張飛並不準備改變眼下的局勢,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