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敵軍之隙在何處 (第1/2頁)

加入書籤

臨近黃昏時分,周瑜帥帳之前來了一人,峨冠長衫頗具氣勢,身長八尺有餘樣貌忠厚,行動之間亦是利落生風,此人便是臨淮東城魯肅魯子敬,亦是在這柴桑口唯一可以直接進入帥帳而不用通報的人。

“何人在帳中?”這一世雖然沒有了周瑜向魯肅借糧而後者極為慷慨之事,但公瑾對子敬的才能及眼光依舊是極為欣賞,二人可謂無話不談的好友,值此大戰之時更要戮力同心,因此周瑜才有了魯肅可暢通無阻的這條將令,不過即便如此魯子敬亦要循規蹈矩。

“大都督一人在帳中已然三個時辰了,之前傳令不得有人打攪,中飯送過這晚飯還沒吃了,魯大人來的正好。”門前親兵言道,他亦是相隨周瑜多年,極得都督信任,因此才能與魯肅有這般言語。

“嗯。”魯肅點了點頭便步入帳中,卻見周瑜正站在那副地圖之前參詳,竟似一尊雕像一般,那桌上的午飯何曾動過?早就涼透了。

周瑜每每在戰前皆喜歡與行軍地圖之前流連,此時皆是專注無比,倘若被人打擾一向脾氣溫和的周瑜發起火來也是很可怕的,這一點倒是和張虎張子才極為相似,每當張虎如此之時劉毅都不會加以打攪。熟知周瑜這個習慣的魯肅也是一樣,因此並不言語只是上前與他並肩而立看起地圖來,在他們眼中這地圖之中可都是真山真水。

“哦,子敬來了,來的好,正好你我一道參詳。”微微的嘆了口氣,周瑜這才發現身邊多了一人,再一看乃是魯肅方才放下心來言道。身為三軍統帥無論形勢如何嚴峻甚至是惡劣,但在他臉上是絕不能顯現出來的,主將沉穩下屬才有信心,方才的嘆氣亦是因為獨自一人。

“呵呵,肅來此就是要與大都督一道參詳的,不過都督你亦要管飯才是,就是劉朗生現在到了帳外,你我該吃飯還得吃飯!”魯肅笑道,隨即便自顧自的到了案几之前將冷透的飯菜收起出門,看得周瑜亦不禁使苦笑搖頭,不過這麼一來他緊繃的神經卻也鬆弛了一些

羅大大在三國演義之中為了襯托萬雲霄一羽毛的偉岸形象,對周瑜魯肅都是做了一些藝術加工的,尤其是後者,似乎除了忠厚之外便是一無所處,是以魯迅先生才會有“觀魯肅之忠厚近偽。”的評語。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中魯子敬不但極其具備戰略眼光,更是文武雙全,他為孫權謀桓、文之業的榻前對就絕不在隆中對之下,且魯肅年少之時有一回遇見賊人,他把盾牌放在地上用箭去射還箭箭穿透!否則周瑜和孫權那是要病到什麼程度才會讓魯肅繼任大都督之位?

但當思緒重新回到戰役上之時,就是那一點苦笑都是消失不見,若是仔細觀察還能看見周郎鬢角之間的那幾絲斑白,大戰開始十幾日周瑜無日無夜不在思索著破敵之策,說是嘔心瀝血絕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過分!歷史上赤壁之戰他建立功名卻在兩年之後三十六歲之時便黯然早逝,書中並無詳細記載是何疾所致,但恐怕亦與赤壁的操勞過度脫不開干係。

當時曹操大軍壓境東吳人心惶惶,可週瑜經過縝密的分析卻找出了看似強大無比的曹軍很多的弱點。北方士卒不善水戰、連續作戰軍隊疲勞,隆冬之際馬無草料,水土不服必生疾病影響戰力等等,正是在這種細緻的查敵觀勢之後他才說出了“請得精兵五萬,足以破之”的豪言壯語,亦是因此說服了孫權下定決心與曹操一決雌雄!

但在這個時空,周瑜費盡精神卻是找不到劉毅的任何破綻,論道水戰敵軍有甘寧強大的飛虎軍,不僅戰力絕不在江南水軍之下其舟船之利更要大大勝出,如今他們是已經全力以赴可飛虎軍卻似乎還有餘力,劉毅甘寧此時不全力出擊肯定是留有什麼後手的,這一點周瑜無比肯定,倘若飛虎軍真的拼命全線壓上,長江還可以依賴嗎?

在赤壁之戰中曹操挑選冬季進攻絕非是失誤而是極為講究的用兵之法,一來為防火攻,二來便是因為冬季才是長江的枯水期,二者之間相差竟有一到兩裡之數。現在來看江面寬個一里兩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在當時的條件下這就是天淵之別了,曹孟德身為兵法大家當時可能會因為形勢大好而有些輕敵,可這種低階錯誤絕不會犯。

如今劉毅選擇五月乃是汛期,亦是江面最寬之時,難道他會犯低階錯誤?當然不是,飛虎軍的戰船現在都可在海上行駛又豈會畏懼汛期的大江?且在水流湍急的大江上作戰戰船的優勢還能發揮的更加明顯,這些已經在實戰中得到驗證了,對方戰船穩正之極。

士卒疲勞?劉毅為這場大戰準備了足足五年,此次傾全國之力發百萬大軍意在一統天下,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