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營中蹴鞠且為戲 (第1/2頁)

加入書籤

到了營前十丈之地,劉毅抱著張平的屍身下馬,那些倖存計程車卒則是飛快的跑了出來在營門前排出了兩排整齊的佇列,隨著劉毅的步伐經過一個個單膝跪倒在地,盧植也是率領一眾將領迎了上來。

“中郎,毅幸不辱命,已經奪回張將軍屍身,昨日與中郎商議之事有否準備?”劉毅微微欠身見過盧植,口中問道。

“朗生果是非凡,已然妥當,這便往後營去吧。”昨日在帥帳之中劉毅除了向盧中郎借馬借兵之外就是讓他為張平搭起祭臺,那一番話他說的是信心十足,盧植自然不會怠慢,說起來他也是一夜未眠,方才見到劉毅的人馬心中極為喜悅,不過看見張平的屍身卻是哀傷。

繞過幾處營寨來到營中操練所用的最大一塊空地上,一丈高五丈見方的高臺已然搭好,周圍的招魂幡迎風招展,其上祭臺與犧牲之物亦是備齊

。劉毅見狀也不停頓繼續拾階而上,到了高臺將張平的遺體緩緩平放在高臺之上後方才回身來到供桌前diǎn燃了一把香燭。

“請盧中郎主祭。”朗生到了階梯的左首站定,口中高聲言道。

盧植聞言亦是正色上臺,diǎn燃香燭對天遙祝:“中平二年,四月十八,奉旨討賊,戰與吉良,老夫昏庸,中敵之計,數萬將士,陷於重圍。危壘卵,千鈞一髮!時有趙君,慨然斷後,三千虎賁,抗敵十萬,盡皆捐軀,餘部乃安,此戰之失,過在老朽,伯安忠勇,可昭日月,今日與君,陰陽相隔,悲從中來,不可斷絕,君若有靈,享我烹嘗,忠義之氣,充斥天地,與日同光。”言罷亦是老淚橫流。

眾將隨著盧植一個個登上高臺致祭,劉毅則擔當起了知客的角色,這亦是他能為視為兄長的張平盡的心意!當眾人致祭完畢,朗生這才來到祭桌之前,排開一趟美酒放於桌上,另外的一罈則被他高高舉在空中,但見一道晶瑩的酒線自上而下直入咽喉,不過數息時間那偌大的酒罈竟是涓滴不剩,劉毅方才將之放下以衣袖抹了抹嘴。

“張大哥,毅說過此趟回來要與你痛飲不醉不休‖.◇.o△< s="arn:2p 00"><srp p="/aasrp">s_;</srp></>,今你身為兄長不守約定,弟卻要信守誓言,與我拿酒來!”劉毅說完雙手撕開被酒水淋溼的衣襟高聲喊道,下面張十八立刻拿著四個酒罈送了上去。

劉毅雙手接過酒罈這一次是兩臂齊舉倒入口中,來到今世之後他還是第一次有此悲傷的感覺,此時進入軍營之後的一幕幕亦是浮現眼前:“張大哥,我知道嫂夫人在渤海帶著兩個侄兒度日,已經安排家裡人妥善照顧了,但有所需弟無所不從,你的這些兄弟們都是一等一的好漢子,弟會為你繼續領之,除非戰死沙場否則絕不容人欺辱,大哥你在天有靈好好看著,毅定要掃滅黃巾為你報仇雪恨!

朗生的言語沒有盧植那般的文采,只是一些最平常的句子,可其中濃濃的情意卻是誰都聽得出來,看得眾將與盧植連連diǎn頭,未料到戰陣無敵的劉朗生亦是多情之人,而張平手下那些倖存計程車卒此時已然都是雙眼通紅,不知是誰帶頭,臺下響起了一陣哭聲!

“哭什麼?都給我咽回去,我等大好男兒流血不流淚,不要一個個沒出息的樣子讓我大哥看得心不安,站起來,挺直了,此仇此恨我們要到戰場上去報……”劉毅見狀在臺上大聲喝道,那些士卒聽了一個個都是收住嗚咽昂首挺胸起來,但朗生此說的同時自己卻也是虎目含淚,而在日後他這個少有的形象卻是更加深刻的印在士卒心中。

就在此時忽然一陣風起,祭臺四周的招魂幡盡數飄搖,而祭桌之旁的旗幟亦隨風飄起,正是指向劉毅所在的方向……

“將軍歸來,將軍歸來……”臺下立刻就是一陣呼喊之聲,心道這定是劉將軍的誠心打動了上天,這是張將軍來和他告別了。

“大哥……”劉毅一聲呼喊到了臺前,雖然鬼神之說終究是虛無縹緲,但他一片真心俯仰無愧天地,張平若來告別正合他心意。

說也奇怪這陣風來的極為突然,直到劉毅將自己的兩壇酒飲盡又將桌上的那一罈盡數灑在地上之後方才緩緩消退,此時營中自盧植而下所有的將領士卒亦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與同袍告別!

等到一應事情完畢,盧植則將眾將聚在了帥帳之中,這次他並沒有居中而坐而是與眾人一般同立:“此戰我軍損失頗重,論及因由,皆乃老夫查敵不周,料敵不明之過,自當上書天子請求責罰,但朗生送糧方回便夜襲敵營搶回伯安屍體大振我軍軍心,所謂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老夫亦一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